
健康热词:
每到秋冬季节,不少医院科室都要迎来就诊小高峰,特别是跟心脏血管有关的那些科室。
“又一例胸痛!疑似心梗,抢救室准备!”10月30日晚上,这句话接连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里出现:当夜,科室里连续收治了5例心梗病人。
其中一位患者是67岁的独居老人王大爷(化名),当天傍晚气温降了不少,他把自己裹严实了,靠在摇椅里听新闻。当胸闷胸痛突然袭来时,他试图通过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把疼痛压下去,因为以往这一招很灵。
但这次,他失算了,疼痛逐渐加剧,还放射到后背、上腹。于是强忍疼痛给儿子小王打了求救电话。
小王赶紧开车赶来,王大爷几乎要失去意识了。再等120急救车赶来并将他送到家附近的市一医院急诊科时,情况已然非常危急。
“我爸爸有冠心病史,一般在家吃点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就好了,这次也应该没事吧?”儿子追问接诊医生俞炜和陈良敏。但得到的回复是:“这次可不一样,急性心肌梗死!你们送来算是比较及时的,有一些老人和子女长期分居,容易拖延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急诊科主任王弋说,心肌梗死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一年四季冷热交替的急剧变化是影响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
“每年11月-1月都是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骤降的时候,心肌梗死发病率会突然上升。因为寒冷空气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增加心肌细胞耗氧,使心脏供血需求较适宜温度时明显升高。”
同时,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基础疾病,那么冠状动脉可能本身就存在狭窄等异常,遇到寒冷时,冠脉血流会随之减少,不足以代偿心脏的高代谢需要,就会出现心绞痛症状,严重者会诱发血管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从而堵塞冠状动脉,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他提醒,秋冬时节老年人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冻”到心脏,外出时要穿好衣服进行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日常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注意适度锻炼和保持情绪稳定。
另外,有心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规律服药和定期复查以预防心肌梗死,如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控制好血压。一旦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