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两家医院十多位专家接力 成功手术保母子平安
发布时间:2020-06-02 07:00:00 星期二   每日商报

不久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联手,一同为一对特殊的母子进行手术。行剖宫产后,胎儿还连着“救命”脐带接受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紧急手术。

就这样,一个在妈妈肚子里就长着巨大实体肿瘤,一出生就可能面临死亡的宝宝,被一群“艺高人胆大”的医生改变了命运。

胎儿骶尾部长出巨大瘤子 大到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小美(化名)之前的产检都是很顺利的,就像其他一些到妊娠中期才发现宝宝异常的妈妈一样,20几周的三维检查显示,宝宝的骶尾部长了一个瘤子。

胎儿发现瘤子这件事,在浙大妇院产科不算少见,更何况骶尾部的畸胎瘤,如果没有其他生长异常,在宝宝出生后切除,对之后正常的生活也没有太大影响。所以继续妊娠是情理之中的事。

哪知道,转眼到了五月初,宝宝32周了,B超发现瘤子非常“巨大”,体积甚至超过胎儿。这个瘤子需要大量供血,妈妈体内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脐带输送给宝宝,却被肿瘤“瓜分”一大半,宝宝心功能各项指标受到了严重挑战,出现心室增大、心功能不全的表现,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经过浙大妇院多学科MDT讨论,产三科罗琼、赵柏惠副主任医师决定在小美孕32周的时候剖宫产终止妊娠。

但是,更大的困难依然摆在眼前,由于心功能不全,又要经受畸胎瘤摘除手术的打击,孩子还保得住吗?

5月3日,浙大妇院专家团队紧急联系浙大儿院肿瘤科专家,浙大妇院的产科、麻醉、护理等专家团队和浙大儿院肿瘤、新生儿外科、麻醉、新生儿监护、整形、护理团队一同商讨后,设计了一套最险但也是最合理的手术方案——产时宫外手术(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也就是说,在保持母体脐带的供血供氧(胎盘循环)的情况下完成肿瘤切除。打上这样的“双保险”,宝宝活下来的机会才最大。

妇院儿院专家团队争分夺秒 30分钟成功“拆弹”

产时宫外手术是一个需要高度协调、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高级别手术。留给医生们的救命时间,其实并不多。

反复确认过方案,做好充分准备之后,手术的日子终于到了。

浙大妇院副院长陈新忠,麻醉科副主任钱小伟和责任医师吕昌成一起,施行产妇和胎儿产时手术麻醉;超声二科副主任姚维妙全程监护,为宝宝做胎儿心脏超声;产三科主任罗琼和赵柏惠副主任医师以及浙大儿院肿瘤外科副主任王金湖手术团队已经做好了手术准备,浙大儿院麻醉科主任黄瑾瑾和副主任胡瑶琴为后续新生儿手术麻醉及监护保驾护航。

10点02分,由罗琼主刀进行剖宫产,宝宝“拖着”畸胎瘤成功出来了。浙大妇院的医生们立即开始维持胎盘血循,供血给刚出生的宝宝。

10点05分,王金湖和贺敏接过手术接力棒。约20分钟后,巨大的肿瘤被顺利切除。肿瘤大约25cm×15cm×10cm大小,重量达2.065公斤(包含液体部分瘤体重量接近3公斤),而宝宝也仅有2.2公斤。

10点30分,产科医生切断了母子相连的脐带,让子宫恢复收缩,挤出胎盘,确保产妇安全。整个分娩过程,产妇出血只有800毫升,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儿科医生团队将宝宝转移到隔壁的手术间,麻醉手术专家为宝宝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完善监护后,浙大儿院整形科岳晓洁医生为宝宝进行皮肤的整形缝合。

11点30分,宝宝在浙大儿院NICU林慧佳副主任医师的护送下,转运至浙大儿院NICU接受治疗观察。

据了解,宝宝恢复得很不错,5月22日已顺利出院,各项指标正常。

目前,浙大儿院与浙大妇院已经形成一支胎儿医学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努力为更多新生儿带去生的希望。

浙大儿院肿瘤外科王金湖表示:“胎儿就算得了肿瘤也有机会治愈,千万不要轻言放弃。若发现肚子里的宝宝长了肿瘤,建议到浙大儿院初步会诊和评估,我们根据情况会给家长一些合理建议和指导,并与产科专家一起制定救治方案。”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然 通讯员 孙美燕 王雪飞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