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富阳区妇保院儿科团队成功救治一名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颅内感染患儿。
“医生,孩子又吐又拉还发烧,是不是吃坏肚子了?”几天前的夜间,家长带着14岁的欣欣(化名)焦急地来到区妇保院儿科急诊。
接诊的急诊科主任周皋理详细询问了病史。据家长描述,欣欣此前身体一直很好,最近在吃了一顿烧烤后又吃了冰激凌,就出现了呕吐、腹泻、发热、头痛等症状,与普通肠胃炎很像。
当得知孩子已经发热三天,有明显呕吐症状,且出现乏力、高热时头痛明显等症状,周皋理马上安排相关检查,并要求住院治疗。当晚,欣欣就住进了儿内科病区,医护团队给予抗感染、止吐、补液等常规治疗。然而,主管医生与责任护士在查房过程中发现了异常:欣欣精神状态极差,呕吐现象未见好转,头痛症状持续加重,与单纯消化道疾病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儿童呕吐绝非‘小事’,很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烟幕弹’!”儿内科主任蒋键波当即组织医生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并紧急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区妇保院儿内科执行主任张晨美诊疗。
结合临床经验,医护团队判断欣欣病情可能涉及神经系统,为她安排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最终,通过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欣欣被确诊为颅内感染。
医生介绍,颅内感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结核菌及真菌等,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血液等途径入侵。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喷射状呕吐、精神萎靡、嗜睡,婴幼儿还可能出现哭闹不止、囟门隆起,部分孩子会伴随头痛、抽搐等。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化验是确诊的关键,头颅CT/MRI可辅助判断感染范围及是否存在脓肿等情况。若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脑积水、癫痫、智力损害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确诊后,儿内科团队制订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给予抗感染、降颅压、止吐及补液等治疗。经过十余天治疗,欣欣体温恢复正常,呕吐和头痛症状消失,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儿童呕吐原因复杂,切勿简单等同于“吃坏肚子”。若孩子呕吐时伴随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头痛、异常行为等症状,务必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危重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颅内感染的预防,家长需注意:按时为孩子接种流脑、乙脑等相关疫苗;日常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避免接触感染源;若孩子感冒、腹泻等常见病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切勿擅自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