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养生>
寒露至,养生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10-09 09:48:25 星期四   健康浙江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宋·王安石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唐·张九龄

10月8日,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的到来,标志着气候进入凉爽到寒冷的过渡阶段。此时,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凉爽到寒冷,空气干燥,秋燥明显,是养生的绝佳时机。

寒露养生

注意保暖

特别是脚部的保暖

古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此时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部的保暖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有很大的好处,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注意生活作息规律

早睡早起

寒露以后,昼短夜长。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保持平和的情绪和心态

寒露后,深秋季节,草木槁枯,寒风萧瑟,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抑郁。有些人会出现情绪焦虑、脾气暴躁、经常发脾气等情况。这正是因为肝火过旺。太旺的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情绪时,要学会及时调整。

适度运动

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饮食多滋阴

天气转凉以后,很多人饮食上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银耳、莲藕、核桃、百合、西洋参等。

推荐几道合适的药膳。

黑芝麻红枣丸

食材:250克黑芝麻、80克红枣、50克蜂蜜。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后剪成小颗粒状;黑芝麻洗净控干水分;用小火分别把红枣、黑芝麻炒干、炒熟;将黑芝麻和红枣倒在一起,然后翻拌均匀;蜂蜜在锅中烧热后倒入红枣和黑芝麻,翻拌均匀后倒出,放置到不烫手时攥成球;做好的黑芝麻红枣丸用锡纸包裹住,在无水无油的密封罐中保存,随吃随取,是一款既美味又健康的养生小零食。

功效:寒露吃芝麻有养阴防燥,润肺益胃的作用;红枣养血安神、增强免疫力,在天气转冷后适量食用,可以帮助人们抵抗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感。

石斛太子参炖汤

食材:10克石斛、10克太子参、300克猪腱肉,盐适量。

做法:石斛、太子参稍浸泡,猪腱肉切块,一同放入炖盅,加入清水1000毫升,隔水炖1.5—2小时,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石斛性微寒、味甘,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太子参有健脾益气、养阴生津之功,和猪腱肉炖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滋阴润燥、补中气、健脾胃,为寒露时节养生佳品。需要注意的是,体寒之人不宜多食。

供稿: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宁波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叶利群

来源:健康浙江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寒露的到来,标志着气候进入凉爽到寒冷的过渡阶段。此时,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凉爽到寒冷,空气干燥,秋燥明显,是养生的绝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