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还能有自己的孩子吗?”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张松英教授的诊室里,28 岁的小吴(化名)满是无助与期盼。
谁能想到,这个曾自然怀孕过的姑娘,会在求子路上屡屡受挫。此前,小吴因宫外孕切除了输卵管,失去了自然受孕的可能,试管婴儿便成了她实现母亲梦的唯一希望,但此两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甚至连可用胚胎都未取得。这一次,张松英教授团队通过个性化调整,让她的求子路迎来了转机——这背后,“延时取卵”技术成了关键突破口。
破解难题:“延时取卵”带来新希望
张松英团队接诊后,立即对小吴两次促排的详细数据和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很快找到了问题的核心——并非 “精卵不结合”,而是 “卵子没熟好”。
原来,在常规取卵时间(约 36 小时)节点,小吴的卵子还未真正“长熟”,不具备正常受精的条件。即便在第二次治疗中,医生采用了二代技术辅助受精,这些未成熟的卵子也难以形成优质胚胎。
针对小吴 “反复卵不成熟、受精难” 的特殊情况,张松英提出了尝试 “延时取卵” 技术的方案。听到这个陌生的技术名称,小吴满是疑惑:“会不会等太久,卵泡自己就排掉了?”
张松英解释:“我们会使用专门药物预防卵泡早排,再结合超声监测和血指标监测,双重保障,最大程度避免卵泡提前排出的情况发生。”
可小吴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卵子在体内待这么久,会不会老化?”她追问。“不必担心,多等这片刻并不会导致卵子老化。” 张教授指出,“我们使用的药物,针对的是卵泡破裂、卵子排出的最后环节,相当于给这个过程按下了‘暂缓键’。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卵子在体内有更充足的时间发育成熟,等它达到最佳状态后再取出,这对改善后续胚胎质量非常有帮助。”
在张松英的细致解答下,小吴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最终下定决心尝试 “延时取卵” 技术。
精准施策:成功妊娠迎来转机
张松英团队为小吴制定了鲜胚移植的方案, 并大胆调整取卵时间 —— 将常规的 36 小时延长至 45 小时,足足多等待了 9 小时。
取卵那天,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喜:卵泡没有出现早排情况!更让人高兴的是,这次一共取到了 14 颗卵子,数量比前两次加起来还要多;而且卵子成熟度大幅提升,14 颗卵子全部成功正常受精。经过后续培养,最终形成了多颗优质胚胎,完全满足移植需求。
进一步检查后,小吴的子宫环境、激素水平都非常适合鲜胚移植。团队当即抓住最佳时机,为她安排了胚胎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小吴成功妊娠。目前,胚胎发育状况良好,已顺利通过妊娠初筛阶段,进入持续妊娠阶段。
小吴的成功受孕,并非 “延时取卵” 技术有多神奇,而是医生团队精准找到了她个人卵子的成熟节奏,为她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
张松英表示,常规的试管婴儿方案是为大多数患者设计的,但每个人的内分泌状况、卵泡成熟节奏都是 “独一无二” 的。“延时取卵”方案通过将扳机到取卵的时间间隔推迟至 40 小时以上,让促排卵方案更具灵活性,能有效提高困难患者的获卵率,同时提升卵子的成熟度、正常受精率及可用胚胎率。
不过,“延时取卵”并非取卵时间越长越好。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卵泡大小、激素水平等多项指标进行精准判断。这也正是生殖科医生常说的,试管没有“万能方案”,只有“最适合你的方案” 的原因。
张松英提醒,目前,“延时取卵”技术主要适用于反复出现卵子不成熟、反复受精失败或受精异常、反复胚胎质量差的患者,并非人人适用的“通用方案”。因此,是否需要进行延迟取卵、延迟多长时间,要由生殖科医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各项检查结果等综合评估后,给出专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