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一晚100多名急诊患儿 疱疹性咽峡炎占了20%
它和手足口病迎来8月小高峰 今年大人和孩子共患病的多了
发布时间:2018-08-09 06:00:00 星期四   杭州日报

“孩子高烧,得了手足口病,焦急的妈妈带孩子来看病,说自己也喉咙痛,我一查,发现大人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最近,浙大市一医院儿科副主任蒋春明坐诊,接连遇到了两对这样的母子。

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蒋春明说,“最多的一天,一晚上100多个急诊患儿中,20%的孩子喉咙里长了小泡泡。”

高烧后喉咙里长泡拒绝进食

“发烧38.7℃,不肯进食,一直哭喊着嘴巴痛。”蒋春明说,上周五的这个2岁小女孩给他印象很深。

听妈妈张女士说,上周五,女儿突然发烧,吃饭也没有胃口,起先家人以为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不久,孩子突然哭闹,水也不肯喝了,张女士发现孩子嘴巴里长了几个疱疹,担心得了手足口病,心急火燎带着孩子赶到浙大市一医院检查。

为了确诊,蒋春明摊开孩子的手脚,没有看到疹子,倒是咽喉充血,扁桃体两侧长了两排疱疹,已经化脓。进一步检查发现,孩子得的是疱疹性咽峡炎。

蒋春明说,这种病起病很急,一开始像感冒,快则两三个小时后,喉咙里就会长出疱疹。他曾遇到过一位特别严重的3岁患儿,当时没能救回来。“许多人知道手足口病,不太了解疱疹性咽峡炎,其实它们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过程。”

今年出现大人和孩子共患病

以往,夏季是这两种疾病的高发季节,但在临床医生看起来,今年似乎又有新变化:以往进入8月,发病数应该减少,但今年7月初和8月初都有两个小高峰,最多时患者占了门诊量的20%;以往只传孩子不传大人,今年大人和孩子同时发病的也很多。

“我已经遇到两对母子,同时患上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其中一个是二孩家庭,6岁的大宝和3岁的二宝反复得手足口病,妈妈带到医院挂了急诊,告诉我自己也喉咙痛,一看,她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蒋春明说,两种疾病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以柯萨奇A组病毒、埃可病毒较多见;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多见。

这些病毒很狡猾,每年都在快速变异,很多孩子好了又得,而且突破了季节性,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发病小高峰。

“以往,我们通过孩子长皮疹的部位来初步判断病种,随着病毒变异,病情表现也在变化,有的浑身长皮疹,有的皮疹很少,需要仔细辨别。”蒋春明说,

5岁内孩子建议接种疫苗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大概一周左右能自愈,虽然它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概率,远小于手足口病。”浙大市一医院儿科主任黄先玫提醒,如果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并经常仔细检查孩子的手脚,有没有新发的小的红色斑丘疹或水泡,如有新情况出现,也要及时就诊。

黄先玫主任支招,预防两种疾病有个口诀: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太阳。6月龄到5岁的宝宝,建议接种EV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任何时候接种都不晚,一般接种2周后起效。

尤其是二孩家庭,要注意交叉传染,患儿要多休息,房间定期开窗通风;皮疹处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若疱疹破溃,可以用碘伏消毒。

“口腔疱疹破溃后疼痛难忍,孩子会流口水、不想吃饭,家长可以用开喉剑、锡类散、口腔溃疡涂剂一类的药喷涂口腔。让孩子喝温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蒋春明说,一般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最容易得病,平时一起吃饭或说话,都会通过飞沫感染。玩过公用的滑滑梯,回来一定要用流动的水洗手,且最好用肥皂。一旦患病,要在家隔离休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张颖颖    编辑:邹卓琪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