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镜下密密麻麻的血凝块,不仅是掩盖致命溃疡的“定时炸弹”,更是一道生死选择题。七旬大伯因十二指肠巨大溃疡合并活动性出血命悬一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团队临危受命,精准剥离血凝块、实现彻底止血,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
七旬老人呕血休克,血凝块掩盖溃疡真凶
王大伯(化名)近十天因痛风发作持续服用止痛药,其间先出现腹痛症状,随后竟突发呕血、黑便,病情迅速恶化至休克,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救治。他本身还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基础疾病,让救治难度陡增。
当地医院的胃镜检查结果令人心惊:胃与十二指肠内布满血凝块。医生高度怀疑,这一切的幕后元凶是“十二指肠巨大溃疡”,但这些血凝块如同一层危险的“保护盖”,谁也不敢轻易触碰——一旦贸然清理,极可能引发致命性大出血,让原本危急的病情雪上加霜。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王大伯仍在反复出血,生命如同风中残烛。当地医院经紧急评估,趁生命体征出现短暂平稳的窗口期,立即电话联系浙大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诊治负责人方燕飞主任医师,火速转诊。
王大伯抵达后,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急诊医学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及普外科团队迅速集结。专家团队评估后认为,唯有在严密监护下主动出击,清除血凝块并彻底止血,才能挽救生命。这是一次“悬崖边上的手术”,风险极高,但医护团队依然选择迎难而上,奋力一搏。
勇闯艰难生死关,“双夹”合璧下精准锁血
在ICU的严密监护下,急诊胃镜迅速进行。内镜抵达十二指肠球部时,果然发现其表面被大块血凝块严密覆盖。
关键时刻,方燕飞医生果断决策:清理血凝块!当血凝块被小心翼翼剥离的瞬间,一股鲜血骤然喷射而出,印证了此前医生关于“活动性大出血”的预判。
而随着“遮挡物”移除,出血的“真凶”也彻底显露:一个直径超3cm的巨大溃疡赫然在目,其中心位置,一枚直径约3mm的血管头正持续喷涌鲜血。溃疡面积广、血管头粗大,两大难题叠加,让止血工作陷入极大挑战。
方燕飞稳持胃镜,内镜护士沉着配合,首先用钛夹精准夹闭喷血的血管头端,汹涌的血流瞬间得到缓解,战局得以稳住。鉴于溃疡基底巨大,为确保万无一失,她果断决定乘胜追击,动用一种特殊设备——经内镜全层闭合夹系统(OTSC)巧妙夹闭包含血管的部分溃疡面,成功实现彻底止血。这场高难度的止血战,终于以胜利告终。
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值逐渐趋于平稳,王大伯的生命体征慢慢恢复正常。那一刻,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悬着许久的心,终于稳稳落下。目前,大伯已顺利康复出院。
消化道反复出血,务必尽早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类型,当溃疡侵蚀到黏膜下大血管时,极易引发大出血——这是消化内科的急症之一,典型表现为呕血、黑便,严重时可迅速出现头晕、乏力、休克,危及生命。
而当溃疡合并大量血凝块时,更是将救治推向了“动还是不动”的两难境地。不动,患者可能因持续或反复出血死亡;动,则可能引发更猛烈的出血。方燕飞提醒,反复消化道出血务必尽早就诊于有综合救治能力的医院,以免错失良机。
浙大邵逸夫医院凭借多年积淀,构建了成熟且高效的多学科协作(MDT)团队,各科室专家能够快速响应、无缝衔接,在面对消化道大出血等危急重症时,迅速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精准制定个体化救治方案。同时,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内镜止血实战经验,熟练掌握钛夹止血、经内镜全层闭合夹系统(OTSC)等多种先进止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