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耀华 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眼眶眼肿瘤/眼鼻相关专科副主任医师
前段时间,一个9岁男孩被送到我们医院,右眼几乎完全失明。家长说,几天前,孩子意外从宿舍床上摔下,头部着地,当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颅脑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在接受降颅压、止血等紧急处理的过程中,孩子的右眼视力急剧下降,急得他大喊“妈妈,我的右眼好像被什么挡住了,什么都看不见了!”
连续4天的药物治疗未能改善视力,当地医院建议立即转诊。于是,意外发生后第5天,孩子来到我们医院就诊。经详细检查,孩子的右眼接近失明,仅存一点点“光感”,被诊断为右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也叫视神经损伤,常因头面部撞击导致视神经管骨折,压迫视神经,造成“视信号”中断,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入院后完善检查,排除了手术禁忌证后,我们决定为孩子实施“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
视神经管属于骨性管道,视神经走行其中。当头面部遭受外伤,外力可通过颅面部骨组织骨性传导至视神经,直接造成视神经损伤。而视神经损伤后将出现肿胀,由于视神经管内部几乎没有多余空间,会使得本就损伤的视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因此,需要尽快打开视神经管,释放内部压力,创造可供视神经恢复的条件。就好比手被门夹住,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手从门中拿出来,而不是用药、热敷、按摩等保守治疗。
手术通过鼻腔进入,在高清内镜下精准定位视神经管,实施视神经“全程减压”,为受压的视神经“松绑”。这是一种高风险、高难度、高精度的微创手术,整个手术操作区域仅有毫米级空间,既要彻底减压,又要避免对脆弱神经造成二次损伤。我们可以把颅腔和鼻腔想象成上下两个房间,视神经就走行于两间房的交界处——颅底。而在颅底,除了有视神经,还有颈内动脉,稍有不慎,视神经“松绑”不成,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这种手术对于医生有着极高的要求,目前,全国范围内成熟开展这种手术的医院及医生并不多。
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1天,孩子能看到模糊影像;第2天,视野范围明显扩大;第5天,右眼视力提升至3.6,视野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手术成功只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综合治疗的“起跑线”,后续通过系统应用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等,孩子的视野和视力仍将在数周至数月内持续改善和进步。
就在这个孩子入院当天,我们还收治了一位来自外省的33岁男性患者。因为交通事故外伤导致视神经病变,视力仅剩眼前指数,经过相同的手术治疗,他的视力和视野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在门诊中并不多见,我每年接诊200例左右,以10-50岁的患者居多,受伤原因多见于交通事故、高处摔伤等。只要在伤后尽早手术,配合术后的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可以得到视力的改善。
我们团队接诊的未成年患者大部分年龄在10-18岁之间,正是运动量大、运动能力强的年纪,发生外伤的概率也高。因为未成年人的鼻腔发育不完全,年龄越小,手术难度越大,但值得庆幸的是,年龄越小的孩子,其手术效果往往也好于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