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岁的王大伯因便秘用筷子通便,一通“神操作”把自己送进医院抢救室。
120救护车把患者送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时,他的血压已降到80/50毫米汞柱,意识开始模糊。急诊科医生快速检查后倒吸一口凉气:直肠黏膜被捅破了,粪便污染引发局部感染。该院急诊科和结直肠外科专家团队紧急出动,通过消化内镜下钛夹夹闭数个出血点,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止血成功。
据了解,以往王大伯都是塞开塞露、吃乳果糖或益生菌帮助通便。最近几个月,王大伯都没怎么正常排便,以前的通便方法都不顶用,无奈之下才用筷子通便。这次,由于太着急,没控制好力道,把直肠壁给戳破了。
“任何异物都不能用来通便。”浙大一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叶锋主任医师强调,老年人肠道蠕动慢,肌肉力量减弱,加上活动少、膳食纤维吃得少,很容易发生便秘。但用筷子、勺子这类硬物“掏粪”,是拿生命开玩笑。
结直肠外科每年收治直肠异物的患者多达数十例,往直肠塞入各种异物的不当操作有巨大风险。
专家进一步解释,直肠末端距离肛门仅15厘米左右,黏膜脆弱,硬物稍一用力就可能造成穿孔,引发腹膜炎、大出血,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不仅如此,从肛门进入直肠的异物,如果拖延一段时间没有取出,还有可能会造成肠梗阻、肠坏死,盆腔内形成大面积感染性脓肿,引发全身感染性休克,同样严重威胁生命。
数据显示,我国超3亿人存在肠道健康问题。如何科学缓解便秘?专家这样支招。对于王大伯这样连续几天解不出大便的患者,到医院排查器质性病变后,医生会帮助安全灌肠处理,千万不能用硬物自行通便。如果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规律作息等方法,仍无法缓解便秘,且便秘时间超过6个月,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全身性疾病、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药物继发引起的器质性便秘,切勿乱用刺激性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