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是视神经“发炎”了!
“孙主任,还记得我吗?一年前你帮我治好了左眼,现在我右眼又看不见了!”
刘大姐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没有遇到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神经眼科主任孙传宾主任医师,自己的右眼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得见。
全球发病率约为1/100000-5/100000
时隔一年视神经炎再次发作
半个多月前,56岁的刘大姐毫无征兆地出现右侧大腿和臀部皮肤多处红色簇状水疱,疼痛难忍,急往皮肤科就诊,被诊断为皮肤带状疱疹,并接受了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谁知皮肤还没好转,眼睛又出问题——右眼球转动痛,周边视野被遮挡,还逐渐向中央扩展,导致视物模糊。
刘大姐想起1年前左眼也是视力下降和眼痛,经孙传宾主任诊断为视神经炎,紧急治疗后好转,便心急火燎地想赶去眼科就诊。
“患者在门诊大厅碰到我,简要说明了病情后,我考虑应该是视神经炎复发了。”孙传宾回忆,“尽管她右眼视物模糊和视野遮挡感症状明显,但视力正常,眼底检查也正常。我就让她加查了一项视野检查,发现右眼周边视野缺损,这样明确就是视神经炎了。”
视神经炎是一种发生在视神经的炎症性疾病,可以引起视力急剧下降或丧失,在临床上较少见,全球发病率约为1/100000-5/100000。大多数视神经炎无明确病因,称为特发性视神经炎。而部分特发性视神经炎发病前可能有感冒、发热、病毒感染等症状或疫苗注射等诱因。
“鉴于患者既往有明确的左眼视神经炎发作病史,右眼视神经炎临床表现典型,我们在安排眼眶磁共振检查和血液检测的同时,立即启动了抗病毒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孙传宾说。
特发性视神经炎患者通常只需要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即可,但刘大姐情况非常特殊,她同时合并皮肤活动性带状疱疹感染,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有可能诱发带状疱疹感染扩散而导致严重后果。国内外均有活动性疱疹病毒感染患者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诱发严重的病毒性脑炎和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例报道。
治疗的最大“难关”
精准调控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剂量
如何合理、精准地选择及调控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剂量,在积极治疗视神经炎,抢救患者视力的同时,确保患者皮肤疱疹病毒感染好转或者至少不会加重、扩散,极其考验医生的临床经验、承压能力和应变能力。
孙传宾说:“我们先采用了较为稳妥的治疗方案并请皮肤科专家会诊。但是,3天后患者右眼视野缺损进一步扩大、视力持续下降至0.1以下。好在皮肤带状疱疹病灶逐渐好转,于是加大了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剂量,同时严密监测皮肤疱疹病灶和全身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调整糖皮质激素剂量。幸运的是,加大糖皮质激素剂量3天后,患者右眼视力开始好转,7天后恢复至0.6,遂改为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时,患者右眼视力和视野均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刘大姐究竟为什么会患上这种少见眼病?孙传宾说,眼眶磁共振增强检查和血液学检测对于视神经炎的诊断、分类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多数视神经炎患者的眼眶磁共振增强检查表现为患侧视神经增粗和强化,刘大姐的眼眶磁共振检查结果也是如此,而她的血液检测显示水通道蛋白4抗体强阳性——这就是患病的关键所在。
孙传宾说,对于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视神经炎,如果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应该及时进行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不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丧失。
另外,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易复发,且每次复发都会造成视功能损害进一步积累和叠加。孙传宾强调,视神经炎患者应定期随诊,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
神经眼科:疑难复杂眼病诊疗的“最后一道防线”
业内有这么一种说法,神经眼科是眼科疑难复杂病例诊疗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医20多年,孙传宾接诊的患者中很多是由其他医院眼科或神经科医生介绍转诊而来的。
“我本科毕业参加工作时,从事的是眼底内科相关工作,研究生阶段是青光眼,博士阶段则是白内障,现在主攻神经眼科。”所以在孙传宾的门诊,能看到视神经疾病、眼球运动障碍、白内障、青光眼和葡萄膜视网膜疾病等各类眼病患者,其中,又有各种各样的眼科疑难复杂病例。
孙传宾笑道,“与疑难复杂眼病斗智斗勇的过程其乐无穷,但如果没有热爱和毅力,单凭情怀很难坚持下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迎难而上、拯救视力、重塑光明始终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
(为保护隐私,文内患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