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女孩被黄痰纠缠5年,原来是呼吸道内“小刷子”失灵了
发布时间:2025-10-15 10:00:31 星期三   每日商报

孩子出现咳嗽、咳痰超3个月要及时去医院

每日商报讯 盼了好久的降温终于来了,今天的杭城总算有了点秋天的模样。冷热交替下,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来看咳嗽的小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多。大部分咳嗽经过对症治疗,一周左右就能恢复,但也有少数孩子的咳嗽像“牛皮糖”一样顽固,反复数月甚至数年不见好转。

12岁的杭州女孩小雯(化名)就被这样的“顽咳”缠了5年,直到遇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儿科专家,才终于找到隐藏在咳嗽背后的“真凶”。

女孩5年“咳”不容缓

原是呼吸道“小刷子”罢工了

小雯今年12岁,本该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但从7岁起,她就反复咳嗽、咳痰,尤其是早上起床后,总要咳出几口黄色的浓痰,有时还会流黄鼻涕。

为了治好女儿的病,妈妈带着小雯跑遍了杭州各大医院的儿科和呼吸科,用了各种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到后来,因为咳嗽严重,她体育课也不敢像同学一样尽情奔跑,人也变得自卑敏感。

9月初,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妈妈带小雯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找到了儿科副主任郑绪阳。了解了小雯5年的病史,郑绪阳敏锐地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哮喘或鼻炎,背后可能藏着更特殊的病因。

“孩子长期有黏液排出不畅的表现,得进一步排查呼吸道结构和功能问题。”郑绪阳建议小雯住院做全面检查。住院后,鼻窦CT结果显示小雯的鼻窦全部存在炎症,而肺部CT又发现了新问题——“支气管扩张”。

有没有可能是“纤毛不动综合征”?为了验证猜想,郑绪阳给小雯做了气管镜检查,从她的支气管黏膜上取了一小块组织,再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小雯的呼吸道纤毛结构异常,几乎没有摆动功能。随后的基因检测进一步证实小雯携带了与“纤毛不动综合征”相关的致病基因。至此,困扰小雯5年的“顽咳”终于有了明确诊断。

目前,小雯正在接受抗感染治疗,同时用药物帮助稀释黏液、促进排出。郑绪阳告诉小雯妈妈,只要小雯坚持治疗和护理,平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她依然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生活。

“怪病”易被误诊为感冒哮喘

出现反复咳嗽务必及时就医

郑绪阳将呼吸道比作“通风管道”,黏膜上的纤毛则是管道内壁的 “小刷子”。人的鼻腔、鼻窦、气管、支气管黏膜上,有无数肉眼不可见的纤毛,每分钟摆动几百次,能像自动清洁机般,将呼吸道内黏液、灰尘、细菌、病毒等 “垃圾” 扫向出口,以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生病。

“纤毛不动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大约在万分之一到两万分之一。”郑绪阳介绍,因为这种病的症状和普通感冒、哮喘、鼻炎特别像,所以很容易被误诊。

郑绪阳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咳嗽、咳痰超过3个月,或是反复流黄鼻涕、鼻塞,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呼吸科就诊,通过CT、气管镜、基因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

“虽然纤毛不动综合征目前没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郑绪阳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歆 通讯员 李煦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