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中毒、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休克、全身感染22天后 39岁质检工奇迹生还
发布时间:2020-01-10 07:00:00 星期五   都市快报

2019年12月25日,在海宁市某工厂污水罐体坍塌事故中受重伤、命悬一线的质检工张先生(化名)拔掉了气管插管、撤离了呼吸机。时隔事故22天,张先生第一次开口跟担惊受怕、终日以泪洗面的妻子说上了话。

这一刻来之不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科、感染科、心内科、骨科、血管外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通力合作,用优质的医疗技术、丰富的救治经验和无微不至的护理照料,为张先生及其整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目前,张先生病情稳定,正在康复医学科做康复治疗,逐渐好转。

同一天,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来表扬信,高度肯定浙大一院所做的救治工作。

突发事故吸入化学污水 呼吸衰竭 顽固性休克 患者病情紧急危重

2019年12月3日下午5点左右,刚入职两个月,在海宁某工厂做质量检验的39岁工人张先生正忙于手头工作,意外发生了。工厂污水罐体发生坍塌,他来不及反应就被压在重物之下,并且吸入了污水罐泄漏出来的污水。

伤后一个小时,张先生出现了气急症状,被送至海宁当地医院急诊救治。病情发展迅速,张先生出现呼吸衰竭,顽固性休克,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代酸、低氧血症,肺部CT检查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当地医院考虑“(化学物)吸入性肺炎”,遂予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因存在化学污水吸入史,当地医院急诊马上进行洗胃处置,伴随着血压的迅速下降,张先生得依靠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立即转入当地医院ICU继续抢救。

抢救结果并不明朗。张先生氧合持续恶化,2019年12月4日上了V-V 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这是人工心肺机,用来辅助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以进行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

作为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及浙江省中毒救治基地,自事故发生以来,浙大一院党委高度重视,先后派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妇产科、血液科等10余名医疗专家奔赴海宁参与救治。

张先生到底是吸入了什么有毒物质,导致情况一度恶化?要得到有效治疗,必须得先查出吸入的污水有什么毒性。浙大一院中毒中心专家紧急联系海宁市某工厂相关技术人员了解污水罐液体化学性质,紧急送检鉴定,明确张先生的血、尿标本中检出高浓度金属锑,考虑锑中毒,迅速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手段清除毒物,张先生病情一度出现好转迹象,于2019年12月8日撤除ECMO。

但是多种化学毒性物质经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作用复杂,肺部渗出、实变进行性加重,2019年12月10日复查CT提示“双肺大量渗出,较前明显进展”,张先生氧合情况再次恶化,2019年12月10日再次给予V-V ECMO支持。肺泡灌洗液宏基因检测报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专家组反复讨论后给予全面强效的抗感染方案。但是张先生肺部情况仍持续恶化,机械通气联合V-V ECMO维持氧合,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病情极其危重,并迅速恶化,家属要求转至浙大一院进行下一步抢救治疗,争取一线生机。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常务副院长裘云庆教授高度重视,并做指示:浙大一院作为大型综合三甲公立医院要勇于担当,救治危重患者责无旁贷。

紧急转诊至浙大一院 多学科合作制订周密抢救计划 为患者赢得生机

高危患者转运,途中风险极高。为确保转运安全,浙大一院院领导组织重症医学科专家亲自带领转运抢救小组赶赴海宁,并全程负责转运。

张先生还在转运途中,浙大一院已成立阵容强大的抢救指挥及专家小组。

2019年12月11日下午4点左右,张先生安全转入浙大一院综合监护室。院领导及医务部先后多次召集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科、感染科、心内科、骨科、血管外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制订全面、周密抢救计划:

予ECMO、机械通气维持患者氧合;予升压、强心药物维持循环;予俯卧位通气、肺保护通气等措施防止肺泡进一步萎陷和实变;积极排查肺部、血流、尿路等部位可能存在的严重感染,积极查找致病微生物;针对锑中毒制订排毒方案;护肝、预防出血及栓塞疾病等;营养、康复、心理干预等支持治疗。

在一整套严谨强效的治疗方案作用下,30多个小时后张先生休克逐渐改善,撤掉了去甲肾上腺素;48小时的ECMO支持下俯卧位通气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后,氧合稍改善,4天后肺部实变稍好转;7天后ECMO支持力度逐渐下调,10天后(2019年12月20日)仔细评估后撤除ECMO,停俯卧位通气,治疗获得显著效果。

入院十余天,抢救过程似乎一切顺利,但抢救小组始终没有放松警惕。抢救小组专家反复强调,“患者化学污水误吸导致呼吸、循环等多脏器功能严重受损,抵抗力极差,又因抢救需要留置静脉置管、动脉测压管、空肠管及导尿管等,再加上患者肺泡灌洗液及痰中检出多种多重耐药菌,患者随时可能发生足以致命的严重感染。”

抢救小组全力部署,时刻都在准备着迎接一场抗感染的恶战。

果不其然,严重感染来了。2019年12月22日,张先生体温上升,各种感染相关指标逐渐升高!抢救小组专家马上联系检验科细菌室,因为早有防备,一直在主动监测各个部位的病原微生物,细菌室专家迅速确定了感染部位及“真凶”:血培养标本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生长,细菌入血。抢救小组紧急召开多学科会诊,果断调整了抗感染方案,体温及感染相关指标又逐渐控制。

好险!又打赢一场恶战。

2019年12月25日,张先生拔除气管插管,撤离呼吸机。终于能说话了,整整22个日日夜夜!妻子紧紧握住张先生的手,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不过治疗尚未结束,张先生的康复之路还很长。浙大一院医护团队信心十足,将继续做好后期相关治疗以及护理、康复工作。

省卫健委发来表扬信

高度肯定浙大一院社会责任担当

2019年12月25日,张先生开口说话的同一天,浙大一院收到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表扬信,高度肯定浙大一院在紧急医学救援的专家选派、伤员收治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面对每起突发事件都能做到不讲条件,不畏困难,快速反应,有效处置,体现了省级医院应有的政治担当、责任使命和技术水平,为全省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浙大一院积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从党委班子、党总支、党支部三个层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践行大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也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种事故救援工作,充分发挥学科、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国家医疗队先锋作用,服务社会,造福百姓,为“健康浙江”、“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蕊 金丽娜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