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35岁老板娘以为“累了”,一查竟中风了!原因让人后怕
发布时间:2025-11-07 10:26:17 星期五   潮新闻

别以为中风是“老年病”,离你很远?跟老公一起在杭打拼的李女士(化名),前阵子只是稍微累了点,到医院一查,年纪轻轻的她竟然中风了!

拉面店老板娘突发中风

竟是它在作祟

李女士像往常一样在店里忙碌着,右手突然没力气,阵阵发麻,筷子都拿不稳,右半边脸和嘴麻麻的,右腿也有些发软。家人见状立即把她送到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医生进行了查体及完善相关检查,头颅MRI平扫结果显示:左侧基底节区及海马区存在急性脑梗死,建议李女士立马进一步住院治疗。

“脑梗?怎么会这样?我才35岁,连三高都没有!”李女士自觉症状不严重,加上经营餐饮十分忙碌,脱不开身,执意让医生开了口服药便回家了。

在家吃了两天药,麻木和力弱的症状有所缓解,但难以恢复如初。于是,李女士还是决定住院好好治疗,入院后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她还存在血红蛋白偏低以及房间隔缺损等问题,这些都跟她突发脑梗密切相关。

房间隔缺损指的是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存在缺损。正常情况下,静脉系统的血栓会经右心进入肺动脉,被肺部毛细血管过滤。但房间隔缺损患者存在左右心房的异常通道,静脉血栓可能通过缺损进入左心,随动脉血流到达脑部血管,引发脑梗,称为“反常栓塞”,进而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李女士出现的肢体麻木、力弱等表现,很可能是由反常栓塞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典型表现。

年轻人中风

不是偶然

“李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中青年人群脑血管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脑病中心副主任欧阳侃表示。提到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老年人专属”,但据相关研究表明,脑梗40岁以下患者占比达8.5%,较10年前增长一倍。35岁,人体已逐渐步入脑梗发病风险上升的阶段。尽管相较于老年人,整体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出现老化、硬化等变化。

引发脑梗死的相关原因包括常见的九大原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超重、缺乏运动和不合理膳食外,还有高凝状态、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全身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感染与炎症疾病;脑血管畸形、动脉夹层等血管结构异常;代谢与营养因素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维生素缺乏等;以及遗传、药物、环境等因素。

没有三高并不代表一定“安全”,欧阳侃提到,像李女士既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不存在遗传性疾病,却因心脏结构异常和血液指标异常,出现了脑梗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例子提醒我们,中青年脑血管健康筛查不能仅聚焦于“三高”,还需关注心脏健康及其他指标,定期体检至关重要。

很多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很容易因工作、生活忙碌而拖延就医,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李女士最初因“店走不开”而拒绝住院,服用口服药后症状虽有所减轻,但潜在病因并未得到解决,反而可能因此延误病情。倘若她当时积极配合住院治疗,就有可能在3~4.5小时的最佳时间内进行溶栓,后续治疗或许会更加顺利,康复效果也可能更好。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孙燕 通讯员 张弛 洪丹 邵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