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60岁男子网购保健品防癌抗衰老 连吃4个月吃出急性肝衰竭
发布时间:2021-07-28 10:33:22 星期三   都市快报

《璀璨的晚霞》《黑水鸡喂雏》《杭城之晨》《曲院风荷》……翻看71岁老李的朋友圈,你很快会被一张张精美的照片所吸引。

但最近,老李的朋友圈显得有些安静。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病房,全身黄成“黄金瓜”的他,只能在状态好的时候,站在12楼的病房窗台前,拿着手机咔嚓咔嚓,过过拍照的瘾。

老李病了,药物性肝损。就像来了一阵飓风,他一下被刮倒了。但老李怎么都想不通,打倒他的,竟是吃了几天治疮的药。

屁股长了个疮吃了半个月药

出现乏力、胃口差、小便发黄

老李身体向来很好,仅有的高血压一直控制得挺稳定。大概在10年前,老李开办了一个公益摄影班,免费为喜欢摄影的人授课,5年前,老李开始在老年大学教摄影。“每天都出去拍照片,步数都有一两万步甚至更多,就当锻炼身体,几乎不怎么生病,感冒都不大有。”老李对自己的身体一直很有自信。

万万没想到,一场大病突袭而来。

今年6月初,老李感觉屁股上冒出一个疮一样的肿包,坐下去就痛。熬了几天,老李去杭城一家医院就诊,医生看诊后,根据病情,给老李配了头孢克肟胶囊和西黄丸。

回家后,老李遵医嘱,头孢一天2次、一次2颗,西黄丸一天3次,一次一袋(一袋40小颗),用来清热解毒。

服药一星期不到,老李屁股上的那个疮开始出脓了。他再次赶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继续服药。他又吃了一星期的药,疮痊愈了。

以为事情到此了结了,没想到,6月14日端午节那天,老李出现了乏力、胃口差、小便发黄等症状。

“那天刚好是端午节,吃了三个小粽子,我以为是粽子吃坏了胃不舒服,缓缓就好了,也没去管它。”老李回忆。

断断续续不舒服,又熬了一个星期,老李的小便颜色变得跟浓茶一般,并且眼白、皮肤都开始发黄,这下,他有些慌乱,赶紧去社区医院检查。

黄疸指数超出正常值10倍多

药物性肝衰竭做了4次人工肝

6月23日下午,老李拿到了肝功能报告,一看指标,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10倍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也都大大超标。

“赶紧去大医院看看!”当天,老李就住进了医院开始治疗,“医生跟我说,是药物引起的肝衰,我当时都想不通,就吃了几天的药,怎么会这么严重。”

住院期间,老李病情危重,出现了急性肝衰竭,医院给他做了4次人工肝治疗,但做的时候指标是好的,一旦停了人工肝,指标又会反复。不到一个月,老李瘦了26斤。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7月16日,老李转到浙大一院感染病科继续治疗,老李的主管医生,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详细查看了老李的病史资料,为他制订了针对性治疗方案。“患者已经做过4次人工肝,目前的情况不适合继续做人工肝治疗,但他的黄疸指标还是很高,我们先采取激素治疗,看看黄疸能否降下来。”盛吉芳教授说道。

为什么同样的药 有的人吃了没事有的人却肝衰竭了?

让老李始终不解的是,为什么同样的药,别人吃了没事,他却导致了这么严重的肝损伤。盛吉芳教授解释,除了有明确肝脏毒性的药物,也就是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此类药物对任何人都有毒性)以外,其他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原因主要是个体特异体质差异,比如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免疫特异质),或对药物特异质反应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代谢特异质)。因此,不同的人用同样的药物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盛吉芳教授表示,药物性肝损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它的临床诊断仍依赖排除法,通过RUCAM药物与肝损的因果关系评估法,在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先天性代谢性肝病等其他肝病后,再考虑根据药物性肝损来治疗。

保健品、感冒药、抗肿瘤药物等等

近年来药物性肝损患病率在升高

盛吉芳教授介绍,药物性肝损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往没有肝炎史的健康人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炎,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

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30000种,明确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的超过1000种,因此,药物性肝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药物性肝损已上升为造成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在全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药物性肝损独占20%,仅次于皮肤过敏。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每年要接诊200余例药物性肝损患者,而发生药肝的“导火索”也五花八门,保健品、减肥药、感冒药、抗肿瘤抗镇静类抗精神病类药物等等。“有一种药物性肝损是药物剂量蓄积中毒引起。像抗结核类、抗镇静类、抗癫痫、抗精神病类、抗肿瘤类等等药物,经过一定时间和量的蓄积,就可能对肝脏产生损伤。”盛吉芳教授表示。

就在上周,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接诊了一位PD-1治疗后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男性患者。“这是个肾癌患者,通过PD-1治疗肿瘤,只治疗了一次,就出现了很典型的免疫性肝损表现,全身瘙痒,皮肤抓伤,转氨酶升高、腹水、黄疸指数严重超标。”

盛吉芳教授提醒,如果因为疾病治疗需要长期用药,尤其要注意定期检测肝功能,防患于未然。

网购保健品防癌抗衰老 60岁男子吃出急性肝衰竭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近些年来,保健品越来越受追捧,但乱吃保健品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每年都接诊不少因为进补、服用保健品而导致药物性肝损的患者。

今年2月,盛吉芳教授就接诊过一位60岁王师傅,听信别人介绍网购保健品防癌抗衰老,结果吃出了急性肝衰竭。

王师傅身体底子较好,没有基础疾病,特别重视养生保健。今年初,好友向他推荐了一款保健品,号称能抗氧化、防癌抗衰老。王师傅很是心动,网购了两瓶试试水。“就是那种淡黄色的胶囊,一瓶差不多五六十颗。”

王师傅早中晚各吃一颗,吃了一个来月,没什么感觉,在销售的指导下,加大了剂量,一天吃足12颗。

连续吃了4个多月,王师傅开始出现胃口差、肚子胀、皮肤变黄、小便发黄等一系列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总胆红素达237μmol/L,是正常值上限的14倍,谷丙转氨酶1192U/L,谷草转氨酶787U/L(正常值均在0~40U/L),诊断为肝功能不全,进行了一周多的护肝治疗,转氨酶的指标有所下降,但总胆红素指标却继续上升,他被迅速转院至浙大一院。

盛吉芳教授见到王师傅时,他全身发黄,像个“黄金瓜”,连站都站不住。

王师傅入院后再次进行了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一度高达360.7μmol/L,考虑急性肝衰竭,经过4次人工肝治疗,总胆红素降至96μmol/L。

在进一步的问诊中,王师傅家属表示他无任何肝病史,也没有基础疾病,平时小感冒都很少发生,一日三餐也一直正常,唯一异常的就是最近非常热衷吃保健品。

最终,盛吉芳教授把目光锁定在王师傅吃了4个月的保健品上。“我们发现他吃的这个东西声称‘超级抗氧化剂’,但其实是个三无产品,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而患者此前肝功能一直正常,吃了这种来历不明的保健品后发病,考虑他是药物性肝损伤。”

之后,经过后续的药物和护肝治疗,王师傅眼睛和皮肤的黄色已经褪去,总胆红素恢复正常,肝功能基本好转,顺利出院。

“现实中很多人都存在盲目保健、盲目进补的错误做法。”盛吉芳教授提醒,很多保健品没有标注原材料,可能会使用一些未经加工或具有毒副作用的材料,影响人体健康。此外,同一种保健品也不建议长期服用。还需注意的是,除了保健品、补品,野味也不能乱吃。

不要过量自行随意服用感冒药

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

也可能导致肝损甚至肝衰竭

感冒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因为感冒药而导致的药物性肝损,近几年屡见不鲜。盛吉芳教授一口气和记者分享了三个案例:

56岁宁波女患者,因为感冒自己吃了5天感冒药,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到浙大一院时已是多脏器衰竭,肝昏迷、休克、凝血功能也不好了,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才恢复出院;

28岁的女孩,在酒吧工作,因为感冒吃了两颗感冒药,肝衰竭,总胆红素爆表,昏迷5天,最后人工肝加上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闯过鬼门关;

46岁的生意人,吃了感冒药到杭州出差,结果在宾馆里昏迷,幸亏及时发现送医抢救,捡回一条命。

盛吉芳教授说,大多数感冒药里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解热镇痛。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可能导致肝衰竭,是因为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当药物进入人体后,最主要的代谢、解毒场所就是肝脏,在治疗剂量之内,人体肝脏可对其进行解毒,但是如果过量服用,超出肝脏承受能力,则会导致严重的肝损伤甚至急性肝衰竭。

“不过对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现在临床有特效解毒药——N-乙酰半胱氨酸,病情严重时需要加大剂量使用。”盛吉芳教授说,一般情况下,感冒后吃了感冒药症状就会随之减轻,但如果吃了感冒药反而出现极度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胃口差等情况,就要多加留意,早就诊早治疗才能有更好的预后。

(为保护当事者隐私,文内患者均为化名)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