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20岁查出慢性肾病 30岁开始血透 医护陪她走过至暗时光
发布时间:2021-07-26 07:25:00 星期一   都市快报

“这是我另外一份特别的工作。”35岁的沈俐这样形容自己每周3次去医院做血透的经历。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沈俐度过了将近5年的透析生涯,和医护人员结下了“家人般”的情谊。

再过几天,杭州市西溪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就满“五岁”了。作为城西肾病患者的守护者,医护人员陪伴着一个个“沈俐”,走出阴霾,找寻希望。

20岁时一次感冒

体检确诊慢性肾病

10年后进展到尿毒症

医护陪她走过最艰难的日子

20岁那年,一次普通感冒,去医院检查时,沈俐被查出尿蛋白1+,之后,她被确诊为IgA肾病,开始接受系统治疗,但病情始终反反复复,严重时,尿蛋白一度到4+,血尿3+。

2016年初,沈俐30岁,一次常规复查,她的肌酐升高到了100多,四个多月后,肌酐又升到了近300,之后不到一个月,肌酐又快速进展到500多。“要做好透析准备。”医生叮嘱沈俐,没想到,三四天后,她的肌酐飙到700多,紧急收治入院后,肌酐已经达到900多。

“进展太快了,住院前一个月,特别嗜睡,一天要睡十五六个小时,路也走不动了。每天几乎不怎么吃东西,一个月还是重了20斤,消不掉的水肿。”沈俐回忆。

刚开始血透,沈俐和家人不是没想过肾移植,但经过检查,父母的身体情况都不适合捐肾。血透,成了当下沈俐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

沈俐家住城西,一周三次血透往市区医院跑实在不方便,在病友推荐下,她找到离家近、刚成立不久的杭州市西溪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016年11月,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李惠莉主任医师见到了前来血透的沈俐。“父母陪着过来,整个人状态不好,走路都需要搀扶。”

沈俐的血管条件不好,血管很细,李主任特地安排护士陪同,去B超室拍片确定血管情况,缓解沈俐的焦虑情绪,根据她的情况制订个性化透析方案。

这些年,对于沈俐来说,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就像家人一般温暖。刚开始血透,沈俐情绪不稳定,每次上机后,护士总会在一旁多待一会,陪着聊聊天。“她们经常鼓励我,只要规范血透,可以回归正常生活,让我平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总把自己当成病人看待。”

在医生护士的陪伴下,沈俐走出了那段难熬的日子。如今,沈俐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平稳,“我已经学会与疾病和平相处。平时在家绣绣十字绣,整理日常拍摄的照片,每天也会出门散步锻炼,偶尔和朋友聚会。”

60岁男子肝硬化合并肾病多年

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血透治疗化险为夷

除了收治各种慢性肾病导致尿毒症的血透患者外,杭州市西溪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在救治肝病合并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疑难复杂病例上也有独到经验。

最近,李惠莉主任就接诊了一个乙肝肝硬化合并肾病多年,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合并高钾血症患者。

60岁的吴师傅乙肝肝硬化合并慢性肾病多年,长期进行乙肝肝硬化治疗,最近,因为出现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家人带他找到杭州市西溪医院救治。

“肝病合并肾病,治疗是比较棘手的,如果出现肾衰竭,救治难度更大。患者来的时候贫血、腹水严重,肚子跟怀孕六七个月似的,脸色晦暗,黄疸指数高。同时肌酐指标也高,尿量越来越少,出现肾衰竭,当时情况是比较危险的。”李主任说,“针对患者情况,我们为他制订了血透治疗方案,同时又有医院肝病科的保驾护航,经过2-3个月的规律血透,患者病情控制得比较稳定,贫血也大大改善。”

出院后,吴师傅选择继续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血透。每周都他都穿过大半个杭州城,从城北赶来血透。“虽然远了点,但我相信这里的医生护士,相信他们的技术。”吴师傅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沈文礼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