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这几种生活习惯 更需要老年人时刻警惕
发布时间:2021-06-01 07:10:00 星期二   每日商报

绳子一端搭在树杈上,另一端挂住脖子,双脚离地,作出各种大幅度甩荡动作。日前,“吊脖子锻炼或致高位截瘫”的新闻引发热议,网友大都惊呼“被吓到”“不敢看”。而对于颈椎病,专家表示,除了这种看似“新奇又豪横”的错误健身方式,还有几种不良习惯,更需要中老年人时刻警惕。

悬空健身风险远远大于效果

中老年人小心“被带节奏”

据自研这套吊脖子装置的孙大爷介绍,此健身方式利用了牵引原理,可拉伸颈椎、腰椎,增加血液循环,对颈椎疾病很有好处。对此,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中医师、中医康复博士尤培建表示,悬空健身不仅没必要,且风险远远大于效果,不推荐任何患者进行此类运动。

尤医生表示,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像“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就严禁进行牵引。其他类型的颈椎病,即便用到了牵引疗法,牵引重量上限也只会达到7-8公斤。如“吊脖子”这类悬空式的锻炼方式,其牵引重量已超过50公斤,十分危险,可能会直接导致中枢神经、脊髓严重损伤;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关节稳定性,让韧带变松弛,反而会加重病情,更容易受伤。

对于有大爷大妈表示“吊完脖子,身体不难受了,睡觉也香了”等言论,有健身专家称,大多数运动都有让身心舒畅的功能,这与“治病”是两回事儿,没有关联。同时,体验者在封闭圈子内比较容易被熟人带节奏、宁可信其有;另外,新事物对健身者产生的“良好心理作用”也不可忽视。

颈椎保健操“不靠谱”

长时间低头、抬头更需要警惕

日常中,遇到脖子不舒服,做一做“左顾右盼”“摇头晃脑”“仰头伸颈”等包含多个步骤的颈椎操是很多人的习惯,甚至在很多颈椎病患者眼中,颈椎操还算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此,尤医生发出提醒,各类颈椎操无治疗作用,保健作用也不显著,中老年颈椎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与水肿,做颈椎操最多只有“维持现状”的功能。对于健康人而言,掌握不好幅度,还有扭伤的风险,可谓得不偿失。

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低头每增加15度,脖子的负担就会增加一倍。当前,越来越多中老人已养成长时间久坐、盯着屏幕看上大半天的习惯,而这种行为,对颈椎病也十分不利。

尤医生介绍称,长时间低头或抬头、“乌龟脖”等不良体态,都会对颈椎造成不小的压力,长此以往,中老年患者即便用了再好的药、再先进的治疗方式,生活习惯不改善,很难取得较显著的效果。这一点,需要所有人时刻注意。

作为连接头颅与躯干,影响全身健康的“生命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保护好颈椎呢?

“借鉴麦肯基康复治疗法,脖子要尽可能保持中立位置,下巴要尽可能保持水平位置。”尤医生表示,只要牢记这句话,便可有效保护好我们的颈椎。与此同时,当肩颈出现明显或持续性酸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确诊为某一类别颈椎病后,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或锻炼,切不可擅自选择“新奇方式”或者靠“自我感觉”进行判断,及时去医院复诊、修正诊疗方案,才能离健康越来越近。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徐文强 通讯员 吴泽宇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