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来了来了,ECMO病人来了!”不久前的一个傍晚,急促的脚步声和紧迫的喊叫声挑战着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重症监护室全体医护人员的神经。几秒钟以内,医护团队在患者床边集结完毕,呼吸机辅助通气、生命体征监测、抽血化验、床边超声、颈内静脉置管、ECMO置管,各项操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全体医护人员一心赴救。
幸运的是,上机后,患者方女士的生命体征渐趋稳定。
方女士是甘肃人,今年29岁,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原本,她在老家带娃,丈夫外出打工,但收入不高,难以支撑全家人的生活,于是今年春节过后,方女士独自来杭打工,成了一家纺织厂的流水线工人。生产线24小时不停,她和工友们也是轮流出工,经常白班夜班来回倒。
最近这段时间,方女士夜班比较多,也觉得人很累,走路和爬楼梯都能让她头痛。她舍不得放下工作,便照常拖着病体上夜班。但没想到第五天早上,她在下了班后前往食堂吃饭,买完食物就没力气也吃不下了。工友们担心她发生意外,便把她送到了医院。
“人刚送进急诊室时,已出现严重缺氧、心源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综合评估后,第一时间转至重症监护室上ECMO抢救。”王灵聪回忆道,而导致方女士陷入险情的 ,是爆发性心肌炎。这是一种病毒感染引发的极其凶险的心血管急危重症,也是心肌炎中最危重的一种类型,起病急、进展迅速,可很快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症状,死亡率高达70%。
经过医院96小时的抢救,方女士的生命体征总体稳定。随后,在外科黄涛主任和王永高副主任医师的合作下,成功撤机,观察了一晚,方女士生命体征稳定,第二天便转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
王灵聪说,爆发性心肌炎多见于工作学习压力比较大的青壮年,其中以20岁-40岁人群最为常见。大多数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起初的症状和感冒十分相似,常伴有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等,但是当病毒侵犯到心脏后,会迅速出现心肌受损的表现,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悸、头昏、极度乏力等表现,重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甚至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有的病情恶化在一两天后,会给医生留出急救时间;而有的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只有三四个小时。
他也借此呼吁,平时的工作学习要学会适当休息、劳逸结合。如果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慌、气急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排除爆发性心肌炎的可能,以免延误治疗带来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