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在75周岁那年拥有第二次生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1月6日,是杭州李奶奶的75周岁生日,这一天的她距离肝脏移植手术刚刚过去两天。
我省肝移植破高龄纪录
75岁老奶奶喜获重生
昨天上午,当记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见到李奶奶的时候,她开心地与前来查房的浙大一院院长王伟林聊天,“谢谢王院长!这是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好好过日子,争取活到100岁。”她指了指自己的发根说,“你看我现在黑头发都长出来了。”
李奶奶是浙大一院,也是我省年龄最大的肝移植病人,让这样的高龄老人重获新生,背后有太多的艰辛和不易。李奶奶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主儿,“平时喜欢在楼下打老K,也喜欢出去旅游。”虽然年纪不小,但身体状况一直不错。
直到今年7月份,时隔两年的一次体检中,她发现肝功能异常,在浙大一院检查发现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值几十倍,可医生建议住院的说法并没有引起她的重视,配了点药就回家了。
这期间,李奶奶还和老伴去了扬州、千岛湖旅游两次,一直到9月份,肚子胀痛、胃口变差、皮肤发黄、大便发黑等各种症状一股脑儿地出现了,这才让李奶奶又一次赶到医院。
这次李奶奶被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已经发展到终末期肝衰竭的阶段。向来乐天派的她哭了起来,“我和老头子说,这次可能真的要分开了。”
住院期间,每天夜里老伴都会凑到李奶奶面前,试试她有没有鼻息。年纪大、黄疸居高不下,消化道出血、腹水……肝移植成为救治生命的唯一机会。
国际上公认的器官移植受者年龄是70岁,超过70岁的老人身体状况并不适合肝脏移植。
果然在术前心脏彩超提示,李奶奶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二尖瓣和三尖瓣轻度返流,冠状动脉造影也显示她右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手术中出现心脏骤停等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较高;因为肝衰竭引发肝肾综合征,李奶奶有轻度肾功能不全,她还在两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如何为患者搏得生机?肾脏病中心、麻醉科、感染科、心内科、放射影像科等科室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MDT),集思广义。
11月4日,李奶奶幸运地等到了肝脏,当天下午,由王伟林教授主刀的这台肝脏移植手术正式实施。在肝移植团队、麻醉团队、手术室团队等的精诚配合下,经过4个半小时,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不久,李奶奶便从肝移植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目前肝肾功能各项指标都很正常,精神状态也很好,每天都可以在病房走廊走上两三圈。“那些小年轻医生都跟我说,奶奶你要冲到100岁,我听了很开心啊”,医务人员的鼓励,给了李奶奶战胜疾病莫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