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近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成功为一名心肺复苏后、心源性休克、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实施体外模肺氧合(ECMO)生命支持治疗。在多学科合作,医护共同联手之下,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起死回生术。
当天中午12点多,一辆120急救车呼啸而至。据了解,患者刘先生在6小时前出现胸闷气促的情况,当地医院就医时突发意识不清,伴心跳呼吸骤停,经过初步救治后,刘先生被转入至杭师大附院。入院时,他仍为昏迷状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杭师大附院是杭州市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患者一入急诊室,医院立即为他开通胸痛就诊流程,迅速完善了各项相关检查并转入导管室予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介入诊疗术+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刘先生随即被转入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谁料,刘先生血压一直不稳定,当晚9:45更是再度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命垂一线,危在旦夕的患者,值班医师慎重评估,一边进行全力抢救,一边迅速与家属沟通病情。在取得了家属知情和同意后,决定实施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放手一搏。
随即,急诊重症监护团队、心胸外科体外循环组及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ECMO团队立马赶赴现场,在急诊医学科赖登攀主任带领下,争分夺秒展开抢救工作。
经过50余小时奋力救治,血管活性药物从减到停,刘先生的神志状态终于从昏迷转到清醒。几天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评估,他的心脏功能较前明显好转,撤下了ECMO。
近年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多学科协作诊疗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用强大的综合实力保障了我市大城北地区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