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养生>
秋分养生重在“防秋燥” 中医专家教你养生小妙招
发布时间:2025-09-25 11:11:37 星期四   每日商报

每日商报讯 近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进入秋分时节,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空气中的凉意愈发明显。秋分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身体?又有哪些养生技巧呢?来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秋分是‘养阴’和‘保暖’的关键时期。”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嫚丽说,秋分养生的重点在于润燥养肺、防寒保暖。

秋分过后,“秋燥”会更明显,因此从饮食上来说,要更注重滋阴,同时防止寒凉伤脾胃。“秋燥最伤肺,需要滋润,此外天气转凉,需要适当补充能量,但不能太燥热。”徐嫚丽建议,秋分时节可以吃一些滋阴养肺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蜂蜜、莲藕等,或者吃一些温润滋补的食物,如山药、莲子、芡实、核桃、芝麻等。此外,还可以吃石榴、葡萄、柚子、山楂等酸味食物。

在饮食的忌口方面,秋分时节关键是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秋分后冰饮、凉菜要尽量避免,否则容易导致腹泻或消化不良。”徐嫚丽说,要避免吃辛辣燥热的食物,像是辣椒、生姜、羊肉等食物容易导致“上火”,反而会加重“秋燥”症状。

另一方面,随着秋分到来,白昼逐渐缩短,夜晚逐渐拉长,此时要顺应自然规律,及时调整作息。保持早睡早起,尽量在晚上11点前睡觉,早上6-7点起床。同时,注意做好保暖防护。比如晚上睡觉前要盖好肚子,避免腹部因受凉而影响胃肠的消化;睡前可以用温水适当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睡眠。

俗话说“伤春悲秋”,进入秋季容易让人产生低落、伤感的情绪。徐嫚丽认为,当情绪低落时身体也会变得沉重,可以多出门走走,缓解低落情绪,多晒晒太阳,让心情更愉悦。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熊依琳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