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一站式服务 提升复杂疑难病就医体验
发布时间:2025-09-28 09:11:02 星期日   每日商报

对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患者而言,如何高效获得全面诊疗、清晰掌握治疗方向,始终是就医过程中的重要期待。如今,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博奥院区)以总院“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引领,深耕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为这一期待交出了创新的答案——国内首创的自助“点单式”MDT(多学科诊疗)服务。该服务将以往“患者跑多科”的就医模式,升级为“专家聚一起”的协同诊疗:患者可像餐厅点单般,自主选择所需科室及不同级别专家,组建专属诊疗团队,共同制定科学适配的治疗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就医体验,院区门诊还同步推出一键转诊等服务,借助智慧医疗技术打通预约、就诊、结算、查询全流程,构建起完整的智慧服务闭环,真正实现以“机器跑、数据跑”代替“患者跑”,让泛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之路更顺畅、更省心。

跑遍诊室仍迷茫 六旬大伯多科求医,药增病未愈

65岁的陈大爷(化名)曾因脑梗接受脑外科手术,术后的日子却让他备受煎熬:频繁头晕、记忆力大幅下降,连端碗吃饭都要家人搀扶,同时多年的高血压也总控制不稳。“先去神经内科调药,头晕没好多少,血压又上去了;再去心内科改降压方案,吃了药又开始恶心,不知道到底该听哪个科的。”辗转两个科室后,陈大爷的药越吃越多,身体状态却越来越差,家人内心同样十分焦灼,听说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有“点单式”MDT,果断就帮他预约了脑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和康复科的联合会诊。

会诊当天,三个科室的专家围着陈大爷的病历“集体把脉”:脑血管内科专家先仔细核对他的用药清单,发现此前两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调整剂量后叮嘱“这两种药间隔两小时吃,避免影响吸收”;心血管内科专家则结合他的血压波动记录,将短效降压药换成长效制剂,“这样能让血压平稳一整天,减少对脑血管的刺激”;康复科专家更直接拉起陈大爷的手,现场示范简单的手部抓握训练,“每天练10分钟,先从抓毛巾开始,慢慢过渡到拿筷子”。一个月后复查,陈大爷的头晕症状基本消失,能自己扶着扶手慢慢走路,用药从5种减到3种,他握着专家的手反复说:“早知道有这模式,就不用遭那么多罪了。”

眩晕、高血压、低血钾连环发难 多学科联手破解健康谜题

陈大爷的诊疗难题刚解决,62岁的张阿姨(化名)又因一场“危急情况”找到这里。“整个人总感觉有强烈的眩晕感,恶心呕吐到无法站立,左耳还嗡嗡作响……”一年前,毫无征兆的剧烈眩晕突然找上张阿姨,“天旋地转”的感觉伴随恶心呕吐、左侧耳鸣,发作毫无规律,让她的生活彻底被打乱。辗转就医过程中,头颅MR提示少许缺血灶。更棘手的是,她患有高血压一年,服用药物却控制不佳,去年5月因头晕住院时,还发现了低血钾,补钾后才恢复正常。这一系列症状交织,像一团乱麻,让诊疗陷入困局。

面对这复杂的病情,她同样慕名来到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通过自助点单式MDT(多学科诊疗)门诊,自主选择了脑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代谢病科的专家组成“健康侦探团”,一齐联动,逐一破解谜题。首先脑血管内科专家率先聚焦“眩晕迷雾”,结合典型的房屋旋转、耳鸣症状,考虑梅尼埃病可能,同时关注头颅缺血灶,为眩晕症状确定方向;心血管内科专家则针对她血压较高且药物控制不佳、合并低血钾的情况,调整降压用药方案,严格监测血压、心率;代谢病专家则针对患者无明显诱因的低血钾,通过肾上腺CT增强扫描等检查,精准排查肾上腺病变,最后多个专家根据病情为她量身定制了用药计划。

从眩晕的表象,到高血压、低血钾的线索,再到多学科专家的层层剖析,张阿姨的诊疗过程便捷高效。通过MDT模式,各学科专家精准协作,不仅解决了她眼前的眩晕问题,更揪出了潜藏的健康隐患,为她绘制出清晰的“康复路线图”。

流程做减法,效率做加法 “点单式MDT”让患者掌握诊疗主动权

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副院长刘先宝介绍,三年前,医院利用泛血管概念,整合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等优势学科全面开启心脑血管病院区,从院前健康管理到院中门诊、住院,再到院后康复、随访,创新开设“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

在门诊中,许多患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等慢性基础疾病,同时合并有颈动脉斑块形成、下肢动脉硬化、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等多种疾病,为照顾这部分患者的就医需求,心脑血管病院区推出了国内首创的自助“点单式MDT门诊”,即如果患者需要同时预约几个不同科室的专家会诊,不用分别去挂几个科的号,只需选择多学科“门诊MDT”,像点单一样勾选自己所需的学科,预约成功后客服中心工作人员统筹安排,预约不同学科的专家到门诊为其会诊,快速、高效地解决患者的泛血管疾病问题。

“传统MDT多是固定的科室组合,患者只能被动接受,而‘点单式’模式让患者根据自身病情‘挑选专家’,需要哪个科就选哪个科。”浙大二院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叶小云介绍,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像陈大爷、张阿姨这样的多系统疾病患者,预约后工作人员会联系患者了解情况,包括点单是否准确。

除了“按需选专家”,配套的服务更让患者省心:原本需要在一楼综合服务中心办理的医保结算、检查预约,现在在楼层护士分诊台就能完成,患者的家人不用再抱着病历本跑上跑下。若患者就诊中临时需要跨科室,比如,如果高血压伴有头痛的患者只挂了心内科问诊高血压,但在问诊后还想去脑血管内科就诊,只需到心内科所在楼层的分诊台提出需求,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可为患者启动“一键转诊”——将其直接转至脑血管内科,即使当天脑血管内科的号已挂满,也能保障患者在当天完成诊疗。

据悉,自2023年该服务推出以来,已成功完成500多例点单式MDT门诊,切实为疑难复杂泛血管病症的患者,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的就医新路径。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鲁青 姚拓远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