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因在家中楼梯不慎滚落导致肠破裂的老年患者,当即出现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送入医院后检查显示:肠破裂、肋骨骨折、腰椎挫伤等。术后,老人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多日才转入普通病房,漫长的术后康复过程让整个家庭都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压力。
老年人跌倒并非小事!看似偶然的“家中跌倒”,实则是老年群体健康安全的“隐形杀手”,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跌倒是导致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二大最常见原因,约70%的老年跌倒发生在熟悉的家中,这个本应是“安全港湾”的地方,却因忽视细节成为风险高发区。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导致个体倒在地面、地板或更低的平面上(排除暴力、意识丧失或突发瘫痪导致的跌倒)。其核心特征是:不可预测性、体位失控性、可能造成伤害。

跌倒的发生与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健康状况、行为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1、环境隐患暗藏致命风险
地面问题:潮湿的地面、厨房残留的油污、客厅地毯边缘卷边或移位,易导致滑倒;楼梯台阶无防滑条、高低差不明显或过陡,房间之间存在高低差均易导致绊倒。
障碍物堆积:屋中各种线路随便牵拉、杂物较多随处堆积,老年人视力退化、反应变慢,行走时易被这些“隐形障碍”绊倒。
设施缺失:体位转换的地方无防护设施;椅子坐面过高或过低(坐下/站起需过度弯腰或用力),床沿与地面距离不当,都会增加失衡风险。
独居困境:突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缺乏及时搀扶;跌倒后无法快速联系他人,易错过最佳救援时机,导致伤情加重。
2、行为习惯、身体机能成跌倒帮凶
不适当的穿着:穿无防滑纹路的拖鞋、鞋子过大、无鞋带/魔术贴固定;穿着过长的裤子(裤脚拖到地面)、宽松的裙摆,行走时易被裤脚或裙摆绊倒。
应急能力弱:随着年龄增大,平衡力和肌力下降,反应能力减弱,发生突发情况时不能快速作出反应。
疾病影响:基础病与用药成“隐形陷阱”。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等基础病,会损害神经系统与肌肉功能,导致平衡失调、腿部肌力减弱,行走时易摇晃、无力支撑。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导致视力模糊,看不清台阶高度、障碍物;中耳炎、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听力下降,听不到身后提醒或环境警示音。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起身时头晕)、低血糖(心慌乏力);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会导致嗜睡、反应迟缓,这些都可能诱发跌倒。

1、环境改造:打造“无障碍”居家空间
地面防滑
卫生间、厨房铺设防滑地砖,放置带吸盘的防滑垫;每次洗漱、做饭后用干拖把擦干地面,避免积水油污;去除房间门槛或安装斜坡过渡。
优化照明与标识
客厅、走廊、楼梯间安装感应灯(人来即亮,避免摸黑),夜间起夜时无需摸找开关;在楼梯台阶边缘粘贴荧光条,清晰区分台阶高度;在家具尖角、门框处贴防撞条,减少跌倒后磕碰伤害。
清除障碍物
家中不要私加或私拉各种线路,保持环境整洁干燥;物品尽量集中靠边角放置,尽量保持活动区域整洁无杂物。
加装辅助设施
马桶旁、浴室墙面安装扶手(高度80—90cm,承重≥150kg);椅子选择带扶手、坐面高度45—50cm的款式,不要选择带滑轮的;床沿可安装床栏,帮助老人上下床时借力。
改善独居环境
建议家中有独居老人的,尽量每天和老人固定通话,或者寻求邻里社区帮忙定时查看,也可安装摄像头或者购买智能手环,动态关注老人身体变化。
2、个人防护:养成“抗风险”健康习惯
选择合适衣物
优先穿鞋底有深纹路、带魔术贴或鞋带的防滑鞋,避免穿无后跟拖鞋上下楼梯或外出;选择合适裤子,不穿过长过度宽松款;穿脱衣物时尽量找到着力点,不要周边无任何支撑物。
疾病管理
每年进行1—2次视力、听力检查,及时佩戴合适的眼镜或助听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调整用药,知晓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进行15—20分钟的平衡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锻炼时需有人陪同,避免过度劳累;合理进食,补充蛋白质,避免肌少症的发生。

先“观察”再“行动”,避免盲目搀扶:若老人跌倒后意识清醒,先询问其是否有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切勿立即强行搀扶,避免因骨折、脊柱损伤导致神经损伤、骨折移位等;若老人能自主活动,协助其缓慢起身卧床休息;若老人无法活动,或出现剧烈疼痛、肢体畸形、意识模糊等情况,立即拨打120,同时保持老人平躺,避免移动身体。但无论伤情轻重,跌倒后都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避免隐形损伤。
正确拨打“120”求助电话的关键:说清具体地址,需包含路名、门牌号、小区名称、楼栋号及单元门/楼层,有明显标志物可补充说明;明确患者情况,包括年龄、主要症状,如“老人摔倒后无法起身”,若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也需一并告知;留下有效联系电话,确保电话畅通,方便急救人员途中沟通;听从调度员专业指导,若有多人在场,可安排1人在小区门口、路口等明显位置引导救护车;准备好病历、医保卡、身份证,方便后续就医手续办理。
跌倒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提前干预、科学应对。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港湾,也是跌倒预防的核心阵地。作为家人,需多关注老人的居家环境与身体状态,帮老人排查风险;作为老年人,也要主动学习跌倒预防知识,不忽视任何“小细节”。
供稿:绍兴市卫生健康委、绍兴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李蕾、钟琪瑶
审稿:绍兴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师 章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