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当中老年人出现腿脚不利索的间隙性跛行等问题时,人们首先会想到关节老化或肌肉萎缩,但治疗好一段时间却迟迟不见好转。
事实上,腿脚不利除了因年龄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很有可能是有个地方“堵”了!
双脚冰凉、行走困难
竟是腿部“梗”住了
杭州的吴大爷(化名)是一名老烟民,虽被确诊了高血压,但仍旧每天抽烟不断。
去年冬天,吴大爷经历一段寒冷天气后,感觉自己双脚冰凉、麻木、无力,走路越来越困难。还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冻疮,尤其是脚趾末端,像一个“紫茄子”,疼得晚上睡不着觉。
本以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这些冻疮能够逐渐恢复。但没想到的是,足部情况愈发严重,一度让他无法下床走路。一家人这才意识到,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于是赶紧带着吴大爷到医院做检查,结果被考虑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俗称“腿梗”。
为了进一步治疗,吴大爷来到了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王林君副主任医师为他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诊断,确诊吴大爷患了“腿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的一类下肢血管疾病。”了解到吴大爷患有高血压,还是个老“烟迷”,王林君考虑是其长期吸烟导致的“腿梗”,“对于下肢动脉来说,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变得粗糙,脂质更容易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王林君说,中老年人出现肢体冰凉、皮肤颜色改变、下肢运动障碍时,就要警惕“腿梗”来袭。像吴大爷这样的情况十分危险,一旦发生重度堵塞,不能及时恢复血流,甚至还有截肢的风险。
70岁以上男性高发
三高人群尤其要注意下肢动脉硬化
经过综合评估,王林君通过下肢动脉造影,为吴大爷进行了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为两只腿血液循环开辟了新的通路。手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疏通效果十分明显,术后第二天,吴大爷便能顺利下床走路了。
王林君表示,动脉硬化是人体全身动脉血管的老化过程,受年龄和基础疾病影响,血中脂质大量沉聚在血管壁上,就会导致血管狭窄或形成血栓引起血管闭塞。“如果是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出现闭塞,会引起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出现闭塞,会发生脑血管梗塞,即脑中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下肢动脉发生硬化出现闭塞,造成肢体血流障碍,并由此导致行动障碍甚至截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发人群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男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病在我国发病率迅速上升。特别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三高患者,有70%以上都会并发该病,且发病年龄大大早于其他人群。
王林君建议有吸烟习惯,同时又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缺血性发紫、溃烂,脚痛,行走困难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