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清晨,小区广场上热热闹闹,可最近几天,却少了个熟悉的身影 ——每天清晨拎着鸟笼、悠然遛弯的张大爷,竟不见踪影,原来这位老街坊最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面色黧黑?可能是体内瘀血在作怪
张大爷今年74岁,患有胸闷、心悸等老毛病已有十多年。这些年来,胸口那股 “闷得发慌、心跳乱撞”的劲儿总缠着他,可最近症状却加重了,走两步就喘,脚踝也肿得像充了气似的。
家人见张大爷难受得厉害,想起之前听说杭州市中医院有中医经典病房,能用中医主导的法子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病,赶紧收拾东西把张大爷送了过去。
经过问诊,张大爷既往有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史。查体时发现,他的脸肿得发亮,还透着股暗沉的黧黑,双下肢浮肿,一按就陷出小坑,两肺也能听见湿啰音。
根据张大爷颜面、肢体浮肿,面色黧黑,动则胸闷气急加剧,心下痞硬,不能平卧,小便偏少,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等症状,医生辨为饮停胸膈证。
后续B超结果显示:张大爷双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老爷子这脸色黧黑不是没缘由的。”医生解释,重度心衰会让血液流得变慢,血流瘀滞,组织供血供氧差,故可见颜面色黑。
中医调理,上演古稀老人“美白记”
《金匮要略》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木防己汤主之。”
故医生以木防己汤为基础,又根据张大爷的实际情况稍作加减。服用一周后,张大爷脸上的黑浊气淡了些,胸口的闷胀感也轻了,能慢慢走上一段路不喘了。
接着医生又为张大爷调整药方,续服一周后,张大爷脸上的黧黑已经退得差不多了,露出了原本的肤色,上腹部按下去软和了,腿上的水肿消了,吃饭香了,夜里也能睡安稳。
出院前,医生为张大爷开了些巩固的药,并叮嘱了饮食禁忌。如今,张大爷又能悠闲地绕小区散步了。
据悉,杭州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并重,以中为主”的诊疗理念,通过运用中医经典理论与名老中医经验指导临床,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积极探索运用中医主导的方法和技术,开展各种急危重症(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急性脑血管意外等、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胰腺炎等),各种复杂疑难病(不明原因发热、各类关节疼痛、顽固性痛风、糖尿病、顽固性皮肤瘙痒及湿疹等),各类慢性病及亚健康体质调理(慢性疲劳综合征、高尿酸血症、顽固性失眠、眩晕头痛、颈肩腰腿痛等)的诊治工作,形成中医诊疗方案,达到全面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以及中医服务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