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岁的张大伯(化名),是一名在德清养殖了1000多头羊的牧场主。去年,他在给羊群注射疫苗的时候,不慎将针头刺入自己的手指,随后几天就出现了发热症状,但并没有在意。
今年四五月份,腰痛悄然来袭,张大伯在当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却不见好转,甚至还出现了睾丸疼痛。最终,他转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面检查。
CT和磁共振检查结果令人震惊:患者腰椎骨质严重破坏,仿佛被虫子啃噬过,肝脏、睾丸也发现多处炎症病灶。结合张大伯特殊的职业背景——大量接触羊群,该院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周翔主任医师高度怀疑:这极可能是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
随后的化验结果锁定真凶:血培养出布鲁氏菌,虎红试验(血清学检测)阳性。张大伯确诊后,接受了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经过大半个月的住院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周主任介绍,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危害严重但大众知晓度低。它并非罕见病,主要传染源正是我们熟悉的牛、羊、猪等家畜。其中,羊种布鲁氏菌最容易引起人类感染。
布鲁氏菌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动物制品传播,主要途径包括:经皮肤黏膜感染,直接接触病畜的血液、尿液、乳汁、胎盘等,病菌可通过皮肤黏膜或微小伤口侵入;经消化道感染,食用未经杀菌的乳制品或未煮熟的肉类等;经呼吸道感染,吸入被病菌污染的尘埃或气溶胶,例如在处理牲畜或清扫圈舍时。
当前正值西北旅游旺季,牛羊肉是当地特色美食。专家提醒:享受牛羊肉美食时,请确保彻底煮熟煮透,特别是烤肉、手抓肉等,避免追求“鲜嫩”而半生食用。涮火锅时也要保证足够的涮煮时间。生鲜奶制品(如现挤牛羊奶、自制奶酪)风险极高,切勿尝试。
参观牧场、接触牛羊等牲畜时,建议佩戴口罩、手套,避免直接触摸动物体液(血液、尿液、乳汁等),接触后务必彻底清洁双手。尤其要避免皮肤伤口接触。
旅游归来或接触牲畜后,若出现反复发热、多汗、显著乏力、骨关节肌肉疼痛(特别是腰痛)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或饮食史,便于精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