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美名扬”。日前,在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一病区,患者舒大爷(化名)的家属激动地将一面锦旗交到医护人员手中。这面鲜红的锦旗背后,藏着一段跨越千里的抗癌故事:听力障碍的舒大爷从异乡来杭求医,医护人员用笔谈、手势和耐心,在“无声”世界里架起沟通的桥梁,用专业治疗和暖心陪伴,完成了一场生命与信任的双向奔赴。
83岁的舒大爷(化名)这两年总觉得左耳朵不得劲,起初只是耳根又痛又痒,听力也一天比一天差。老人家寻思着“年纪大了耳朵背,是很正常的事情”,压根没往心里去。可今年开春后,耳朵疼得越来越厉害,甚至流出带血的分泌物,听力几乎完全“罢工”。他这才赶紧在江西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却被医生怀疑是肿瘤。远在杭州工作的儿子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回老家,把老人接到了杭州市肿瘤医院进一步诊治。
“当医生确诊是外耳道皮肤恶性肿瘤时,我们全家的心都揪紧了,一下子慌了神。”舒大爷的儿子回想当时的情景,语气里仍带着焦虑。好在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一病区的医护人员,很快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主管医生汪晓菊每天查房时,都会放慢语速,配合着手势跟老人交流;遇到关键的治疗事项,就拿起纸笔一笔一画地画图说明。护士们更是贴心,手绘了一套卡通护理提示卡,用简单易懂的图片告诉老人什么时候该喝水、什么时候该翻身。
就这样,在医护人员的暖心陪伴下,舒大爷的治疗之路走得格外顺畅。先是顺利完成了肿瘤切除术,随后,肿瘤放射治疗科一病区主任毛燕娇带领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精准放疗+热疗”的方案。“老人情况特殊,我们既要精准‘追杀’癌细胞,又得小心翼翼保护好周围的正常组织。”毛燕娇解释道。治疗中,团队严格把控每一次放疗的剂量,像“排兵布阵”一样精准锁定肿瘤靶区;发现老人对有些药物耐受力差,就立刻调整方案,还加入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帮助伤口愈合。等到放疗进行到第13次时,舒大爷术区的渗液渐渐消退,精神头也足了不少,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
毛燕娇介绍,其实,舒大爷患上的外耳道皮肤恶性肿瘤,起源于外耳道皮肤表层的鳞状细胞,就长在连接耳廓和鼓膜的管道皮肤上,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如果治疗不及时,它可能一路“扩散”,侵犯中耳、颞骨、腮腺,甚至影响面神经和颅底,破坏骨质;到了晚期,还可能转移到淋巴结或身体其他部位。
专家提醒,这种肿瘤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当成“耳朵发炎”,但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比如耳痛长期不好,还越来越重,夜里疼得更厉害,甚至牵扯到头部;耳道里流出带血、有血腥味,或者发臭的脓性分泌物;感觉耳道堵得慌,甚至能摸到肿块,有时还会伴随溃疡、糜烂或菜花样的肿物。另外,听力下降、耳周肿胀、面瘫(如口角歪斜、眼睛闭不上),或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都可能是肿瘤在“作祟”,尤其是耳部症状反复出现、越来越重,或者治疗后没效果时,千万别拖延,及时去医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