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吃下的柿饼变“石头”七旬老人差点送了命
发布时间:2024-06-11 17:25:00 星期二   富阳日报

一袋柿饼害老人吐了一周,还住了院、做了手术。新登的杨大伯经此一劫已不敢碰柿饼了。

医生提醒:其实不光是柿子,包括端午节前后常吃的粽子等,老人孩子都不能多吃。

吃了一袋柿饼,吐了一周

70岁的杨大伯独居,平日身体不错,有空就种种菜、找人聊聊天,生活过得也挺舒适。不过,5月初,他却遇到大麻烦——无缘无故开始呕吐。起初,他以为是自己吃坏肚子了,吐掉脏东西就好,没想到一吐就吐了一周时间,实在拖不下去的他才找侄子帮忙,将他送到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由于拖的时间较长,入院时老人的病情已经很危急,出现脓毒血症、急性肾衰竭、心功能(肝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为明确诊断,区二院消化内科请普外二科副主任医师胡立兵会诊,完善全腹CT扫描等相关检查,结果显示老人小肠完全性梗阻。

“根据CT情况看,我们判断应该是老人吃了什么不消化的食物引起的问题。”胡立兵追问老人最近有没有吃过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经医生反复提醒,老人才想起,发病之前他因为肚子饿,吃了一袋柿饼,“一个人懒得烧饭,肚子有点饿就拿柿饼来吃,一吃就停不下来了”。由于“柿石”已经完全堵塞了小肠管,医生建议立即手术治疗。

考虑老人年纪大且身体虚弱,胡立兵对其进行了全麻下手术,从小肠内取出一块大小如鸡蛋的石头,这个“石头”正是柿饼形成的植物性粪石嵌顿于小肠内,并造成完全性小肠梗阻。

术后,老人转入ICU观察两天后转回外二病区,恢复良好,饮食正常。目前已痊愈出院。

吃柿子或柿饼应注意这些

为什么多吃柿饼会在体内形成“石头”?

医生解释,柿子或柿饼中含有大量鞣酸,遇到酸性物质尤其是胃酸时,在胃消化酶的作用下,鞣酸会使食物中蛋白变性,将食物及残渣结合成团,形成柿石。

较小的柿石,一般可以通过胃肠排出,可以没有症状。较大的柿石很难通过肠道排出,便会引起肠梗阻。老年人因为其肠功能低下,多有便秘,更容易引起肠梗阻。

严重的肠梗阻如不及时就诊,会导致肠坏死破裂,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而危及生命。

“经过这一次,我再也不敢吃柿饼了。”出院前,杨大伯对胡立兵说。

医生倒是觉得,柿子、柿饼还是可以吃的,只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能空腹吃柿子(柿饼)。大量的柿胶酚和红鞣质收敛剂与胃酸凝结成硬块,更容易形成“柿石”。

二是不要与含蛋白高的食物一起吃。柿子(柿饼)中的鞣酸与胃肠液中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具有收敛作用,可减少肠道黏液分泌,抑制肠蠕动。

三是柿子(柿饼)与很多食物“不和”。吃柿子(柿饼)时不能吃甘薯、鹅肉、海带、酸菜,不能喝酒、不能喝牛奶等。

四是吃柿子(柿饼)后要注意多漱口。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如残余留在牙齿上或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对牙齿可造成侵蚀继而形成龋齿,故在吃柿子后要及时漱口,多喝水。

五是一次不可多吃,以免引起胃肠“柿石”。需要强调的是,儿童与老人应少食用柿子或柿饼。儿童肠管相对成人管腔细、肠壁薄,分泌及蠕动功能易发生紊乱,因此常在进食柿子后更容易发生肠梗阻。而老年人胃肠蠕动慢、消化功能差,进食过多柿子(柿饼)后也容易引起肠梗阻。

老人吃粽子也要多加留意

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备有一道美味食物——粽子。粽子多由糯米做成,黏性大,不易消化,因此,每顿不宜多吃。医生表示,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吃粽子,但是以下几类人群要当心。

对于患糖尿病的老人,尽量少吃粽子,若实在想吃,最好吃清水粽子,控制好分量,一天一个为宜。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尽量少吃肉粽和豆沙粽,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

对于脾胃、消化功能差的老人,有胆囊炎或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尽量少吃粽子,尤其是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另外,对于戴假牙的老人来说,吃粽子的时候很容易粘起假牙,误吞容易损伤食道或胃,因此,吃粽子之前,建议先戴牢假牙,还要细嚼慢咽,以免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来源:富阳日报    作者:记者 周晓露 通讯员 章宇文    编辑:陈俊男

 

一袋柿饼害老人吐了一周,还住了院、做了手术。新登的杨大伯经此一劫已不敢碰柿饼了。 医生提醒:其实不光是柿子,包括端午节前后常吃的粽子等,老人孩子都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