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遭遇转移性间质瘤 波折回国治疗接连碰壁
发布时间:2021-06-09 09:43:00 星期三   都市快报

59岁的老刘这几年一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作,2020年6月,他不小心感冒,全身肌肉酸痛,但没当回事。酸痛持续了半个月,老刘去当地诊所就诊,腹部彩超显示,他有个10厘米大小的肝囊肿,又去一家诊所检查,这次,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

异国他乡遭逢噩耗,老刘决定自救,回国治疗。可正值疫情期间,回国谈何容易。经历重重波折,在多方共同帮助下,2020年7月,老刘飞抵福建隔离。

隔离结束,老刘去福建一家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也是胰腺癌,因为手术风险太大,医生建议保守治疗。老刘的外甥女在杭州工作,听闻舅舅被病痛折磨,建议舅舅到杭州治疗。

2020年8月底,老刘在杭州被诊断为十二指肠间质瘤伴肝转移,而非胰腺癌。虽然把胰腺癌的诊断拿掉了,但老刘的病情确实严重,再加上已经出现肝转移,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也是保守治疗为主。

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多方打听,他们找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钱浩然主任医师。经过系统检查,老刘的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伴肝转移诊断是明确的。当天,钱浩然把老刘病情及治疗利弊都一一讲给了家属听。

对于已经转移的胃肠间质瘤,无论来源哪个部位,药物治疗是首选并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钱浩然深知这一点。但作为外科医生,他又有自己的思考——

转移性胃肠间质瘤,药物治疗有个最大的问题——耐药。有数据统计,转移性胃肠间质瘤从有药可医到最后无药可治,只有4年生存期,并且药物耐药后会遇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严重干扰,生活质量极差。

而从临床数据来看,对于已经转移的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美国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病人,有的生存期达到十年,这其中,90%的病人都接受过手术治疗。

经过医院普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等科室专家多学科讨论和慎重评估,钱浩然给老刘定下治疗方案:先药物治疗,再寻找机会手术。

“手术的前提必须是药物治疗效果要好。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手术就没有意义,因为术后没有药物保驾护航,很快就会复发。”钱浩然医生说。

老刘进行了一段时间药物治疗,原发肿瘤从原来的12cm,缩小到8cm左右。但随后的CT发现,老刘的肿瘤血供有增强,这意味着极有可能有出现耐药及消化道出血情况。如果肿瘤再进展,甚至会造成肿瘤破裂播散。

手术的时机到了,老刘的身体状况也适合手术。2021年3月25日,钱浩然为老刘做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的消化道改道难度极高,需要把一个个手术切除的接口吻合。万幸的是,手术非常成功,肿瘤被成功摘除。术后,老刘没有出现并发症,安全度过了围手术期。

“我现在吃得下睡得着,人也舒服了,每天晚上散步,走一个小时轻轻松松。”闯过了手术难关的老刘忍不住眼眶湿润起来。

而钱浩然更关心的是,接下来,老刘的肝脏病灶是否稳定,腹腔是否会出现新的病灶。

“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患者的生存期能延长,还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钱浩然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