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医生,我近段时间容易激动发火、失眠,胃口差,血压也一直不稳定……”70岁的钟大伯坐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医生面前,皱着眉,诉说暑假带娃的辛苦。“总算要开学了,一年中最艰难的带娃的日子将结束。”钟大伯自嘲,他已陷入“暑期焦虑”。
暑期带娃是一年中最辛苦的日子
几年前,钟大伯和老伴退休后,来杭州给儿子带娃。初衷很简单,叫保姆不放心,得帮小辈分担一点压力。孙女进入幼儿园后,夫妇俩过了一段规律的生活,早晚接送孙女即可。但随着孙女上小学一年级,两人的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幼小衔接,暑假恶补。
“孩子爸妈给孙女制定了详细的学习时间表,几乎每天的时间都被排满:周一上午英语,周二上午语文,下午数学,周三……老两口轮流转两趟车接送孙女上培训班,大热天的,大人孩子都遭罪。”钟大伯叹口气说。
如今孙女已读五年级,今年情况特殊,刚上2个月课又放暑假。“我有高血压,老伴患糖尿病。老伴主要搞家务,像打扫卫生、买菜、煮饭。孙女挑食,大热天的每天都在为买什么菜操心;我负责送孩子去培训班。七月雨多天凉,没想到八月暴热。地面温度五六十摄氏度,有时培训班一课连着一课,三四个小时,我只能找个阴凉处歇歇,回到家一身汗,头晕,脚踩棉花般没力气。”钟大伯深有感触地说,时间长,高温,暑期带娃是老人一年中最辛苦的日子。
不过,最让老人提心吊胆的,就是怕孩子磕到、碰着、病了。每次看到孙女白皙的右小腿一块淡淡的青紫,钟大伯心里就一紧。“7月初的一天,与孩子去附近小公园玩耍,孙女与其他小朋友相撞,说小腿很痛。到医院检查说没什么问题,就是一大块淤青好长时间才淡去。如今,带孙女去培训班之类的外出,他条件反射似的精神高度紧张,孩子11岁,身高近150厘米,但还像小时候一样紧拽着她的手,生怕再有什么闪失。”钟大伯失眠、食欲减退,莫名紧张,高血压也起伏不定……
“向医生倾诉,疏导后,心里舒服多了。”离开诊室,钟大伯脸色好了许多。
关注带娃老人“甜蜜的苦恼”
“经过评估,钟大伯属于轻度焦虑,先进行心理疏导,若还不行,考虑给他用点抗焦虑的药物。”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苏衡说,像钟大伯这样来到心理门诊“吐槽”的不多,但一到暑假,老人成了“全职保姆”的并不在少数。
他们喜欢孙辈到来,但原有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盛夏酷暑、压力大等因素导致部分带娃老年人出现“甜蜜的苦恼”——身体与心理出现问题。
苏衡建议,带娃的老人应量力而行,在照顾孙辈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及时向子女反映、沟通,表达自身的难处,并寻求子女的理解。身体不适或出现失眠、坐立不安等焦虑情绪时,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疏导与治疗。
“作为子女,要多关怀老人,不要将孩子的生活照料、学习、培训等一股脑儿甩给老人;要体谅老人的辛苦,有空也要多承担一些带孩子的责任,如下班休息天主动照顾小孩或承担家务活等。”苏衡表示。
另外,除了关注孩子暑假的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以外,苏衡建议还要关注父母的身体和情绪变化,根据父母的身体变化情况,考虑其他照顾孩子的方式,如请钟点工或保姆,或将年休假安排在持续高温的日子里等。
“随着开学季到来,带娃老人‘暑期焦虑’可能会慢慢消散,但明年,后年呢?”苏衡说。在省人民医院内科门诊,我们随机询问了30位60岁以上老年病人或家属,结果有12人暑期要帮忙照顾孙辈,他们表示照顾孙辈“压力、责任太大”,最担心一时疏忽孙辈遇到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