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加速ITP创新药入浙,破解患者用药难题
发布时间:2019-11-07 16:04:39 星期四   都市快报-杭州新闻客户端

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皮肤出现淤青或血点也是常见现象,但是一段时间消失后,无缘无故的又会出现新的淤青,而且还时不时流鼻血伴有明显乏力感,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然而,人们对于ITP了解相对较少,误认为这些症状是由“上火、劳累”等引起的,往往不以为意,导致患者病情延误、治疗及预后效果不佳。

关注血小板减少症

谨防身体出血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ITP主要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失去免疫耐受,导致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所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在我国也并不罕见。数据显示,在成年人群中,ITP发病率为5-10/10万,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发群体;在儿童群体中,ITP发病率约为4-5/10万。

ITP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计数有关。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小板数量是100~300x109/L,但ITP患者的血小板一般要低于100 x 109/L,特别是低于50 x 109/L时,患者出血风险将大大增加,出血部位可遍及人体全身,包括鼻腔出血、口腔出血、皮肤或粘膜出血,严重时可引发胃肠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颅内出血等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部分ITP患者还会出现疲劳乏力、嗜睡、精神不振或抑郁等症状,极大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无法正常工作与学习。

“目前,ITP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主要与免疫功能异常或紊乱有关。由于体内的免疫功能会自动识别血流中的‘坏分子’进行打击,如各种细菌、病毒、肿瘤等,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无法正确识别自身的抗原,将血小板误认为‘坏分子’进行攻击,造成血小板破坏过度;另外,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可能存在发育或成熟障碍,也会导致患者血小板生成不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表示:“与其他血液疾病相比,ITP属于良性疾病,是可以被治愈的。因此,ITP患者不必恐惧、焦虑,积极接受治疗,尽量避免出血症状,也能够享受正常的生活;而没有接受规范诊疗的患者,将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其生活质量甚至低于肿瘤、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

呼吁尽早入浙医保

让ITP患者更早受益

浙江省中医院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ITP是他们研究的重点病种之一,每年收治了很多急慢性ITP。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的周郁鸿教授说:“ITP的病因主要是免疫功能的异常,血小板的生成减少。提升血小板的药物只解决了血小板生成的问题,病人免疫功能还不能在短期内恢复,一旦停止升血小板的药物就会导致血小板快速下降。目前的一线治疗药物均不宜长期服用,患者病情又反复迁延不愈。ITP领域出现的一些创新药物,给ITP患者带来了福音。患者能够一边口服药物,一边正常工作或学习,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但这个药物相对比较昂贵,患者经济压力大。”

据悉,ITP领域的一些创新药物比如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周教授也在此呼吁希望ITP领域的创新药物能尽快进入浙江省医保,让广大ITP患者享受到报销结算的待遇从而真正获益。


来源:都市快报-杭州新闻客户端    作者:俞茜茜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