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只差一分钟,产妇子宫就将不保。“这一天真是惊心动魄!如果再晚一点,结局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听到新生儿啼哭的那一声,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想起这两天抢救的这对母女,浙大二院产科主治医师冯元玲心生感慨。
深夜产科有急症
事发当天深夜,正轮到冯元玲值班。突然,值班室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冯医生,快来检查室看一下,有个孕妇出血比较多!”
冯元玲匆匆赶到检查室,产妇的出血已经浸透了一块卫生巾。医护人员一边给产妇吸氧、开通静脉通路、持续胎心监护,一边询问病史。
“三个小时前,下腹突然疼痛,一小时前下体出血非常多。”产妇一边说着,一边声音低沉了下去,“医生,我有点头晕、难受。”此时,产妇脸色苍白,浑身是汗。
“她那个时候,已出现了典型的失血性休克和胎儿窘迫症状。我判断,产妇出现了胎盘早剥!”冯元玲说,“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和胎儿安全的产科急症,此时胎儿已经有缺氧表现,再拖下去会有胎死宫内的可能,必须马上进行剖腹产。”
分秒必争的生死时速
病情容不得半点迟疑,两条生命分秒必争。产妇只有公婆陪同,面对紧急情况,两位老人茫然无措,庆幸的是,家属给予了医护人员全部的信任。
浙大二院产科启动急诊绿色通道,一边完成患者入院、术前谈话等术前必备流程,另一边已将产妇送往手术室,争分夺秒完成了麻醉前评估、麻醉等一系列工作,尽一切可能抢夺时间。
23:01,麻醉完成;23:02,一声清脆的啼哭声中,一个2800克的小宝贝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个时间,冯元玲记得分外清晰,因为胎儿刚刚娩出,早已经异常剥离的胎盘自个儿从子宫切口处“爬”出来了。
“这确确实实是一个胎盘早剥,胎盘剥离面积接近四分之三,属于重度胎盘早剥。胎盘早剥发展迅猛,容易引起胎儿缺氧死亡、孕产妇大出血。这位产妇子宫表面已经出现了散在的蓝紫色瘀斑,倘若抢救时间再耽搁一些,不但子宫难以保全,母女俩的生命都面临威胁。”冯元玲说。
所幸,最后母女平安。
凶症预防很关键
冯元玲说,引起胎盘早剥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血管病变的患者,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的患者,血液流至底蜕膜层形成血肿,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另外,腹部受到外伤撞击,也会促使胎盘早剥。
“二孩政策已有多年,高龄产妇的产科并发症风险增加,有胎盘早剥的孕妇,再发胎盘早剥的风险明显增高。此外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有血栓形成倾向的孕妇,也易胎盘早剥。”冯元玲说。
胎盘早剥非常凶险,积极的预防尤为重要。冯元玲建议准妈妈们做好孕期管理工作,首先在孕期管理过程中,如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应加强妊娠期管理并积极治疗;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预防宫内感染,避免腹部外伤。特别是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应做适量的活动,避免长时间仰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