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3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人体容易受到 “秋燥”“寒凉” 影响。白露时节应该要注意什么?中医有哪些好的养生方法呢?来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中医养生遵循 ‘顺应天时’原则,白露节气处于秋季时节,因此养生重点在于‘润燥养阴、防凉护阳’。”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嫚丽说。
以饮食养生为例,徐嫚丽认为,白露过后,适合吃一些润燥养阴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梨、蜂蜜、莲子、麦冬等。中医认为 “肺主秋”,秋燥容易伤肺,因此可以吃山药、莲藕、白萝卜、杏仁、白果等食物。此外,秋季还可以吃些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柚子、橙子、乌梅等。
但秋季饮食也有不少禁忌。这个时节,需避免吃辛辣刺激、生冷寒冷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花椒、白酒等食物容易加重口干、咽痛;而冷饮、生鱼片、凉拌菜、西瓜等生冷食物则容易导致腹泻、腹痛,尤其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更需要避免食用。
在日常的生活中,徐嫚丽建议白露过后,可以适当提前入睡,早晨尽量早起,避免 “秋困”。进入白露时节,秋风渐起,凉意渐浓,做好保暖工作十分重要。“从中医角度来看,腹部受凉易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的症状,夜晚睡觉时可盖薄被,以免着凉。”
此外,白露时节需注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如快跑等高强度健身等。徐嫚丽说,此时可以做一些温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时间上,则要尽量避开清晨和夜晚,避免受凉,可以选择在上午9—10点或下午4—5 点进行运动锻炼。此外,运动后还要注意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燥衣服,避免吹风受凉,可以喝一些温水,避免喝冰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