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岁的余大伯怎么也没想到,一次看似普通的老年体检,竟成了救命的转折点。近期,他来到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65周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因为长期便秘且当天没有便意,就想跳过那个“麻烦”的大便检查。
“大伯,大便检查虽然留取不太方便,但对您特别重要。”体检医生耐心解释道,“您有便秘史,更需要关注肠道健康。你可以把便盒带回家,方便时留好再送来就行。”正是医生的这番坚持,让余大伯改变了主意。几天后,化验显示大便隐血“++”,医生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余大伯并帮助预约进一步的胃肠镜检查,结果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早期)。所幸发现及时,通过手术,余大伯得到了有效治疗。
“现在想起来还后怕”,术后的余大伯感慨道,“平时一点症状都没有,其他检查也都正常,要不是医生坚持让我做这个‘脏兮兮’的检查,后果真是不敢想啊!”
大便隐血检查
消化道健康的“隐形哨兵”
01、什么是大便隐血检查?
大便隐血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测方法,用于发现粪便中肉眼不可见的微量血液,这些微量出血可能来自消化道(如胃、肠)的炎症、溃疡、息肉或肿瘤。
02、为什么能筛查肠道疾病?
肠道肿瘤或息肉在早期可能仅引起微量出血,但消化道出血达到5—10毫升时,粪便外观不会有任何变化,需通过专业检测才能发现,隐血检查可以捕捉到这些“隐藏的血液”。
临床统计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腺瘤患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存在出血情况;消化道癌症在早期有20%的患者大便潜血检测呈阳性,晚期癌症患者大便潜血阳性率可高达90%;消化道溃疡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大便潜血也多呈阳性,或者是间断性阳性。若是大便潜血呈阳性,则需要患者进一步接受胃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03、哪些人需要做?
40岁以上人群:年龄增长是肠癌的高危因素;
有消化道症状者:如长期便秘、腹泻、便血、腹痛;
有肠癌家族史者:直系亲属患肠癌,风险增高;
长期患有胃溃疡、结肠炎、肠息肉等疾病的人;
长期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如高脂低纤维饮食、吸烟、酗酒。
重要提醒
早期肠道疾病可能无症状,等出现便血、腹痛时可能已到中晚期。许多肠癌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正是因为早期忽视了大便隐血检查。
50岁后建议做结肠镜检查
直肠癌能预防吗?预防直肠癌的关键在于规避一系列高危因素,例如戒烟、调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具体而言,应多摄入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减少红肉的摄取量,同时增加身体活动量以避免肥胖,并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态。
另一项重要预防措施就是进行直肠癌筛查,通过早期发现直肠癌或癌前病变,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建议大家在50岁开始做直肠癌筛查。
很多重大疾病都是从一些小检查中发现的。大便隐血检查虽然简单,却是筛查消化道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为了您的健康,切莫因嫌麻烦而错过早期发现的机会。
供稿:杭州市临平区卫生健康局、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叶锦飞
审稿: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樊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