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养生>
正确认知低GI 吃出营养和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21 09:35:02 星期四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近年来,低GI食品(含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且血糖生成指数≤55的食品)成为消费新热词,不少消费者热衷于购买低GI食品,追求更健康的饮食方式。但《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这一全新的食品概念,消费者所知有限且存在诸多认知误区。

消费新选择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显示,过去4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18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达11.2%,其中90%为2型糖尿病,其发病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今年年初,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实施,让“控糖”成为食品消费的新风口,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低GI赛道。

“2013年,低GI食物和低GI饮食方式曾在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会联合编撰的《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中被推荐。”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工程研发部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柳嘉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说,近几年,低GI食物及低GI饮食方式先后在《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2024年版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成人肥胖、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等指南中被推荐给相关人群。

全球绿色联盟(北京)食品安全认证中心主任何绍群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从2019年发出第一张低GI食品认证证书后,几年时间里,该中心认证的低GI食品品种已经达到200种。

“我们也没想到销售情况会那么好。”某即食品牌商品研发采购负责人昱夏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该品牌上线了多款自有品牌低GI商品,既有黏豆包、馒头这类加热即食的主食面点,也有面包、沙琪玛等休闲零食,这些产品复购率明显超出普通商品。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自2022年起,低GI食品的站内搜索、成交额及用户数量均保持持续增长。

柳嘉表示,消费者健康生活观念不断加强,有效地释放了低GI食品的购买力,低GI食品行业渗透率将持续加强,市场前景广阔。

认知有误区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低糖、无糖食品消费持续增长。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说起低GI食品,不少消费者会表现出迷茫,还有不少消费者认为低GI食品就是低糖或者无糖食品的别称。

“这其实是人们对于低GI食品主要的认知误区之一。”柳嘉表示,低糖、无糖食品的评价主要依据单糖和双糖的含量(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蔗糖),GI(血糖生成指数)则是对食物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质量”的一种评价。换句话说,GI不是计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总量,而是测量食物对人体血糖的实际影响,属于综合评价指标。“有不少无糖食品是使用精加工米面等食材制作而成,其GI值反而可能偏高。”柳嘉解释说。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指出,低GI食物不仅能延长饱腹感,还能稳定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波动,帮助超重/肥胖人群高效减重。于是,有消费者认为低GI食品等同于减肥食品。“这种观点并不准确。”柳嘉解释说,提高油脂含量可以降低食物的GI值,所以油炸食品、月饼等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的GI值会比较低,但这类食品含有较高的脂肪或热量,如果摄入过多,同样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未来,我们会通过标准来定义低GI食品,这类能量高的食物会被排除在外。”柳嘉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消费者认为大部分水果是低GI食品。对此,何绍群表示,通常口感偏甜的水果属于中GI甚至高GI,但也并不绝对,这需要根据水果的可利用碳水整体含量来评价。

影响因素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消费者认为,使用低GI的食材就可以制作出低GI的食品。但柳嘉表示,这并不准确,因为食品的GI值会受到食材的烹调和加工方式、储藏条件和食用温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小米粥、小米发糕和小米饭的GI值分别为94、90和64,三者食材一样,但GI值相差不小。”柳嘉举例解释说。

此外,柳嘉介绍说,碳水化合物的物理结构同样会影响食品GI值,比如绝大部分的面包都在较高的GI值范围内,这并不是因为小麦淀粉的化学性质,而是基于两个物理原因——面粉精制后颗粒变小,淀粉暴露,因此与体内消化酶存在更大的接触面及接触概率,GI值升高;面包发酵后结构质地松软,内部孔洞使得消化酶可接触的面积提高,GI值也显著升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健康主食,比如全麦面包,依然属于高GI食物的原因。”柳嘉表示

在蒸煮的烹饪方式下,食物的GI值通常也会升高。柳嘉表示,这是因为在水、热和压力的作用下,会使结构紧密的淀粉颗粒发生不同程度的膨化,分子链接断裂,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烹饪时间的长短也会对GI值产生影响,烹饪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食物的GI值一般也越高。而一直被健康人士排斥的油炸烹饪,却可以使GI值下降,这是因为油炸过程会使食物脱水,不利于淀粉糊化,且淀粉被大量脂肪所包裹,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淀粉酶与淀粉的直接接触,增加了消化难度,因而GI值下降。“但是这改变不了油炸食品不够健康这一事实。还有消费者常说的趁热吃,从升糖指数方面看,也未必就是好习惯。”柳嘉说,刚煮熟的土豆GI值为85,将其放凉至26℃后,GI值就变成了54。

记者了解到,在追求食品低GI值的同时,不少消费者也希望食品能够更美味。“把普通的碳水食品做成低GI食品,且保证好吃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昱夏解释说,比如为了实现馒头、包子等产品的低GI值,往往会加入升糖指数比较低的粗粮,但这样就会造成口感粗糙,还可能会影响味道。这时候,可以通过精细化的磨粉工艺,降低GI值的同时淡化杂粮带来的粗糙感,再通过比例的调配尽可能复刻普通面点的口感,最后在发酵过程中进一步降低GI值。“目前还比较难,这考验的是产品配方配料和工艺技术,需要反复实验。”何绍群表示。

小贴士:

GI(血糖生成指数)是反映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餐后血糖影响程度的指标,是一种全新的分析和评价食物的方法。GI值高的食物由于进入肠道后消化快、吸收好,葡萄糖能够迅速进入血液,血糖快速上升,在达到一个较高的峰值后又迅速下降;GI值低的食物由于进入肠道后停留的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较低,引起餐后血糖反应较小,需要的胰岛素也相应减少,避免了血糖的剧烈波动,可以防止高血糖也可以防止低血糖,实现有效地控制血糖。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记者桑雪骐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