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方党建联手为居民送上“健康大礼”
浙江肿瘤防治科普基地授牌仪式。
杭州日报讯 社区活动室里,居民们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医学专家的健康讲座,偶尔低声交流听课心得,还有人不时举起手机拍下课件;另一旁,几位居民正围着一台造型萌趣的“抗瘤君科普互动机”,查找自己关心的健康知识。
昨天,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基地设立暨“党媒连心·服务一线”四方党建共建活动在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社区举行。以党建共建架桥梁,四方联手推动健康科普知识来到百姓家门口,提升杭州建设“六有”宜居小区软实力。
健康科普基地落地家门口 让宜居社区有更强“软”实力
活动现场,造型很萌的“抗瘤君科普互动机”成了焦点,不少居民围在机器前,点击查找自己关心的健康知识。
这台互动机是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浙江省癌症基金会向社区赠送的,是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惠民行动三年数字化成果的集中体现。互动机上几款App都是从实用角度开发,能起到很好的科普作用,如“中国肿瘤防治科普数字馆”汇集了十大高发癌种的防治知识,“抗瘤君AI”能实时回答肿瘤防治问题,“百大肿瘤防治谣言”专家破解肿瘤防治常见谣言,“大咖来了”上有全国知名肿瘤学家“面对面”讲解。App上所有内容,都是权威便民的肿瘤防治科普知识,居民查阅、学习全程免费。
“我们老年人用不好智能手机,网上信息又杂,有了这个基地和专家讲课,心里踏实多了。”社区居民许大伯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作为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浙江省癌症基金会授牌上羊市街社区设立的全省首个社区肿瘤防治科普基地,上羊市街社区基地将通过互动机常驻、定期专家讲座及免费筛查服务,把专业防癌知识转化为百姓听得懂、用得上的内容。“不再是高高在上讲理论,而是贴实际、接地气,让大家愿意听、学得会。”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杜灵彬介绍,今后基地不仅有“抗瘤君科普互动机”长驻,还将定期开展专家讲座和免费筛查服务。
当天的活动中,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政后勤第八、基金会联合党支部,杭州市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第三党支部,杭州日报城市新闻中心党支部,上羊市街社区党委共同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今后将在健康宣教、资源整合、基层服务等方面开展有效协作,探索打造“党建+”肿瘤防治融合发展模式。
上羊市街社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诞生地,老年常住人口占比大,健康科普需求迫切。一直以来,杭州竭力打造“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长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谐关系”的“六有”宜居小区。杭州市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的成立,将带来更多健康服务场景在百姓家门口落地,这意味着在“硬件”配套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杭州老旧小区的“软件”服务也实现了升级。
打造规范化、高水平肿瘤防治科普阵地 今年全省将设立多个肿瘤防治科普基地
记者从活动主办方了解到,此次在上羊市街社区设立的基地,是2025年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惠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科普行动计划在全省设立基地,陆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医疗机构等,不同机构,侧重点不同。未来将在全省市、县级医疗机构征集设立省级肿瘤防治科普基地,首批全省共设立10个,市级和县级医疗机构各5个。
科普基地设在社区和企业,尤其侧重老年人和工作压力大人群聚集的多种类型场所,让更多人便捷学习权威科普知识。“不同场所对应不同人群,这样才能实现精准科普。我们将以科普基地为支点,真正让防癌知识‘用起来’‘活起来’。”杜灵彬表示,接下来,各共建单位将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党建+科普”系列活动,不断扩大健康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真正让肿瘤防治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癌症防治事关千家万户,必须推动科普下沉、关口前移。基地的成立,是我们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响应新修订《科普法》的重要举措。”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裘燕飞告诉记者,此次共建是深化“党建+健康”模式的重要实践,医院将依托科普基地,打造“筛查-宣教-干预”全链条服务,助力打造肿瘤防治科普的省级样板。
据介绍,本次党建共建活动的发起方,杭州日报城市新闻中心党支部在2022年就联合在杭15家省市区公立医院党组织组建“党媒连心·健康杭州”联盟,始终在健康服务一线深耕。截至目前,已先后开展了40余场大型义诊活动,服务上万人次。“此次党建活动推动了肿瘤防治关口前移,为社区居民搭起了肿瘤防治绿色通道,是‘党媒连心·服务一线’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又一新探索。”杭州日报城市新闻中心党支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挥党媒桥梁优势,让更多优质医疗服务和科普内容直达基层、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