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清晨,浙江省人民医院朝晖院区诊间外,来自安徽黄山的刘女士紧攥丈夫的病历本,难掩激动与期待。这一天,浙江省人民医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评估门诊”正式开诊,全省首家,号源放出即“秒光”。
作为全省首个聚焦该领域的多学科联合评估门诊,它的诞生并非偶然——背后是多学科团队数年的技术沉淀与临床探索。门诊由康复医学科叶祥明主任医师领衔,联合临床心理科廖峥娈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徐炎副主任医师组成“铁三角”专家团队,依托医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临床研究病房,打造“评估-诊断-治疗-康复”一站式创新诊疗模式。
“传统治疗对部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已‘力不从心’,比如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瘫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衰退,往往陷入‘无药可医’的困境。”叶祥明主任坦言,“我们开设这个门诊,就是要用脑机接口、神经调控等前沿技术,为患者撕开一道‘希望裂缝’,找到康复的新方向。”
与普通门诊不同,这里的评估流程更为精细:患者需完成神经功能量表评估、脑电信号采集、运动功能精准检测、精神心理状态测评等多维度检查,随后由三位专家从康复潜力、外科介入可行性、心理适应能力等角度共同研判,最终确定是否适合脑机接口或神经调控治疗。“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适用新技术,精准筛选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徐炎副主任医师补充道。
据了解,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评估门诊开诊首日接诊的患者涵盖脑卒中、脊髓损伤、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渐冻症(ALS)、难治性癫痫、重度抑郁症等疾病,其中多位来自外省。经过系统评估,初步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将被收入临床研究病房,接受个体化脑机接口训练联合神经调控治疗。
“很多患者一听‘脑机接口’就觉得‘高大上’,但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叶祥明主任强调。目前,门诊主要针对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失聪患者、 难治性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患者、因中风或外伤导致失语以及部分侧索硬化或闭锁综合征等沟通障碍患者。
目前,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评估门诊每周三上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朝晖院区开诊,患者可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搜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评估门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