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家姑娘咳了大半年,周末来配点止咳药,反反复复总不好。” 呼吸内科门诊里,一位爸爸带着正在读初三的女儿焦急地说。
医生翻了翻就诊记录:这孩子跑过好几家医院,查了血常规、肺CT,结果全正常。可咳嗽就是断不了根。于是医生开了两项检查:肺功能舒张试验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结果出来了:肺功能舒张试验阳性,小气道功能障碍;呼出气一氧化氮值42ppb。答案明确——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普通咳嗽通常1—2周就好,而CVA的咳嗽有明显“特殊信号”,符合这3点就要警惕。
01
只咳不喘,一咳超2个月
“咳嗽”是唯一症状,没有喘、胸闷,就是单纯的干咳,痰很少甚至没有;最关键的是持续时间长——一咳就超过8周(两个月),或者咳半年的情况也很常见;而且夜间、清晨会加重,有时能把人从睡梦中咳醒,躺平后咳嗽更明显,坐起来才会稍微缓解。
02
一遇这些刺激就“触发”咳嗽
CVA的气道比普通人敏感,像“一碰就响的弦”,接触这些刺激源后会立刻咳。
温度变化:吹冷风、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户外,一受刺激就咳。
过敏相关:整理床铺(尘螨多)、摸宠物、路过花丛(花粉)、接触霉菌,咳得更厉害。
气味刺激:油烟、香水味、烟味、杀虫剂味,甚至粉笔灰,一闻到就忍不住咳。
03
普通药根本无效
按感冒、气管炎吃止咳糖浆、川贝枇杷膏,只能暂时压一压,停药就复发;吃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更是一点用都没有——因为CVA不是细菌感染,而是气道非特异性(无病原体感染)炎症,抗生素对它完全无效。
很多人咳了很久查不出原因,是因为没找对检查方法。医生会通过两步,精准区分普通咳嗽和CVA。
01
先排除“其他致咳病”
CVA的咳嗽和很多疾病相似,比如肺炎、肺结核(伴低热、盗汗)、胃食管反流(吃太饱/躺下后咳)、上气道综合征(鼻炎鼻涕倒流刺激咳嗽),鉴别诊断时医生会先问咳嗽细节,什么时候咳、遇啥加重、有没有反酸烧心、鼻塞流涕;听肺部声音,安排胸部X线或CT(CVA患者大多正常),先排除这些“非哮喘相关咳嗽”。
02
三项检查,锁定CVA
排除其他疾病后,靠这三项检查就能区分普通咳嗽和CVA:
肺功能+激发试验(金标准):普通咳嗽患者无论平静时还是吸入刺激药物后,肺功能都正常;CVA患者平静时肺功能可能正常,但吸入少量“刺激气道的药物”后,气道反应性会突然变高(激发试验阳性),这是CVA和普通咳嗽的核心区别。
肺功能+舒张试验:普通咳嗽患者无论平静时还是吸入舒张药物后,肺功能无明显变化;CVA患者平静时肺功能可能正常或略降低,但吸入少量“舒张气道的药物”后,肺功能改善(舒张试验阳性),也支持诊断CVA。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辅助判断):普通咳嗽患者数值正常(通常低于20ppb);CVA患者数值偏高,提示气道有嗜酸粒细胞炎症,和典型哮喘的炎症机制一致。
不管是普通咳嗽还是CVA,分清后护理和治疗都要“对症”,尤其别犯这3个错。
01
别把“长期干咳”当“小毛病”硬扛
普通咳嗽1—2周不好转,或咳嗽超2个月、夜间加重、遇刺激就咳,别想着“自己会好”——可能是CVA,拖久了可能发展成典型哮喘(出现喘憋、胸闷),反而更难控制,及时去呼吸内科排查。
02
别乱用药!CVA和普通咳嗽用药完全不同
普通咳嗽(如感冒引起):若有痰用化痰药,干咳用普通止咳药,细菌感染时用抗生素;
CVA:止咳药、抗生素无效,需用“哮喘类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控制气道炎症缓解咳嗽,和典型哮喘的治疗核心一致。
03
确诊CVA后,别随便停药
CVA虽然只表现为咳嗽,但治疗和哮喘一样需要“按疗程”。症状缓解后,不能立刻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比如从每天2次减到1次,再维持1—3个月);随便停药会导致咳嗽复发,甚至让气道炎症加重,未来发展成典型哮喘的风险翻倍。
温馨提示
不是所有咳嗽都是“小感冒”,也不是所有哮喘都会“喘”。如果家里有孩子、老人,或者自己长期干咳不愈,别再盲目吃止咳药——先对照“咳嗽特点”初步判断,再及时去呼吸内科查肺功能,分清是普通咳嗽还是CVA,才能精准治疗,护好气道和肺。
供稿:萧山区卫生健康局、萧山区中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蒋红芳
审稿:萧山区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蔡汉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