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点亮病房里的生日烛光 手术日的意外惊喜,让少女重获“心”生
发布时间:2025-09-09 10:08:43 星期二   每日商报

8月28日,当同龄学生都在整理书包、憧憬新学期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的病床上,初三学生小琪(化名)刚做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并传来生日歌,暖黄的烛光缓缓靠近病床,交映着医护人员的笑容:“生日快乐,祝你早日康复!”这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与心肌病中心团队送来的生日蛋糕。原来,当天正巧是小琪的生日,这份超出医疗职责之外的关怀,给她留下了一份独特又温暖的回忆。

猝不及防的心跳“警报”

上体育课成为遥不可及的梦

“心跳过快” 是小琪童年里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平日里,她和其他孩子别无二样,可一旦发作,心跳会瞬间飙升至200次/分钟,那种“心脏像要蹦到嗓子眼” 的窒息感,让她对运动充满恐惧。‌

妈妈至今清晰记得小琪第一次发病的场景:小学一年级时,孩子在家练习跳绳,结束后又蹦蹦跳跳玩了一会儿,突然捂着胸口蹲在地上,脸色苍白地说:“妈妈,我心跳得好难受。”

起初,家人以为只是运动后的正常反应,可半小时过去,小琪的心跳依旧没有减缓迹象。慌乱中,家人赶紧送她去医院检查,确诊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这是一种因心电传导异常引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从那以后,体育锻炼彻底从她的生活中消失。每当同学们上体育课时,小琪只能站在一旁默默拉伸。好在最初几年,病情还算稳定,心律失常一年发作1-2次,每次症状都可以快速自行缓解。

但不久前,小琪独自在家,又毫无征兆地突然发病,而且症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她感觉心跳快得要冲破胸膛,连站立都变得困难,可爸爸妈妈都在上班,无法及时赶回来。危急之下,一位好心邻居带着小琪去了医院,这才勉强稳住病情。这次惊心动魄的意外,让小琪的家人意识到不能拖延,必须根治疾病。

手术波折添阴霾

惊喜蛋糕暖人心

刚放暑假,家长就带着小琪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射频消融手术,这是目前PSVT的手术治疗方法,成功率通常为90%。本以为能让她摆脱病痛的折磨,现实却泼来一盆冷水:由于病灶位置特殊,这场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尽管已在手术台上,但未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术后,小琪再次发病,之后发作的频率更是大幅增加,一家人陷入了焦虑与迷茫。‌经介绍,家人带着她前往浙大邵逸夫医院,找到了心律失常与心肌病中心的刘强副主任医师。

由于经历了第一次手术的失败,小琪对第二次手术有所抵触,术前甚至拉着妈妈的手撒娇:“我能不能偷偷逃走啊?”

为了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刘强在术前沟通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手术流程,积极鼓励患者及家属。手术中,治疗团队凭借扎实的心脏电生理功底,仔细分析小琪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性,精准锁定靶点,小心谨慎地放电消融,成功消灭病灶区域。

巧合的是,手术当天恰逢小琪的生日。家长一心扑在治疗上,准备出院后再为她庆祝。而刘强在查看病历时,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的日子,悄悄叮嘱团队医生:“为小琪准备一个生日蛋糕”。

当蛋糕送到病床边,小姑娘开心地笑了。小琪妈妈在之后的感谢信中写道,“当孩子看到蛋糕时,眼里满是惊喜,之前因手术后产生的不适也消散了许多……能让孩子在这样有温度、有专业的医院接受治疗,我们十分感动。”

据悉,小琪目前已顺利出院,重返校园。这个曾因疾病束缚脚步的女孩,终于能像同龄人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奔跑。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然 通讯员 李文芳 张冰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