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盛晖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中医师
最鲜活的病例在临床,最实用的健康建议来自临床医生。浙医在线特别开设《医生有话说》专栏,邀请浙江省内各家医院各个科室的临床医生亲自撰文,解读当下健康热点,根据最近临床接诊的典型病例进行健康科普,对门诊中发现的患者在治疗或养生时出现的误区进行提醒,以及医生对某一疾病在治疗方面的思考、看法、研究等。
知名演员蔡少芬在采访中提到,在近日一趟旅游途中,丈夫张晋突然面色发青,胸痛喘不上气,还说不出话。进一步检查后,才发现其血管堵塞接近80%,需要立即做支架手术。身为重庆人的张晋,为了健康戒掉了油腻和辛辣食物,也改善了自己的很多生活习惯。
从“血管堵塞接近80%”来看,张晋得的是典型的冠心病。冠心病是因为给心脏肌肉本身供血供氧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壁内形成斑块,导致血管腔变窄、血流减少。当血管堵塞程度达到70%以上时,通常就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如胸痛(心绞痛),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尤其容易发生。张晋出现的“突然胸痛喘不上气、动弹不得、说不出话、脸都发青了”则考虑是急性心肌梗死。
生活中,如果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心梗——
1.胸口闷痛。感觉像被人往胸口重重地打了一拳,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呼吸困难。此外,胸口闷痛还往往伴有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头晕恶心、极度恐惧等症状。
2.身体其他部位疼痛。疼痛部位常为胸部,一般疼痛范围约一个巴掌大小,但有的人可能表现为整个胸部,甚至肩膀、左臂、颈部、咽喉、牙齿、胃等部位的不适。
3.持续时间长、难以缓解。如果胸痛和不适感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15分钟,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如果胸痛或不适发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若3-5分钟后不缓解,则可能是心肌梗死。
4.不典型症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心脏病发作的不典型症状,如颈部或下颌疼痛,不明原因头晕,严重的疲劳感等。有时心脏病发作时,患者甚至没有任何明显的体征或症状。
5.其他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
一旦心梗发生,只有与时间赛跑,才能争取生机。
首先,尽快识别症状。心梗时,除了典型的胸痛外,还常会因为心脏缺血,引发其他部位的疼痛,所以一定不能以“剧烈胸痛”作为唯一判断标准,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疼痛,尽快拨打120就医,千万不要自行前往医院。就近送往胸痛中心后,快速且准确的治疗可以减少心脏损伤,犹豫可能会耽误时间。心梗发生后120分钟内疏通血管,放置支架,有助于保护心脏功能,减少并发症风险。
要强调的是,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即使接受了冠脉支架手术、开通了血管,也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
支架撑开了被“垃圾”堵住的血管,让血液再次顺畅流通,缓解当下堵塞,其使命就已经完成。但支架只是“清理”了一处垃圾,而引起堵塞的“垃圾”(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会四处堆积,依旧存在危机。
因此,即使装上支架,健康生活仍是预防心梗复发、帮助康复的基础。我建议——
1.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2.禁止抽烟、喝酒。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吸二手烟也有相同危险。
3.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忌辛辣、油腻,高油高盐食物会增加血管堵塞程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要定期检查,遵医嘱服药。
4.保持情绪稳定。心理状态不佳、持续在高压下,或是心情容易激动,也容易诱发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