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急救中心的预检大厅,金大伯佝偻的身影剧烈晃动,衣衫被冷汗浸透,大颗汗珠滚落,不停地呕吐清水,急诊医学科戴均儒医生赶忙引导他进入抢救室监护治疗。当检验报告打印出来的瞬间,罪魁祸首出现了——“水中毒”引发的严重低钠血症。
询问得知,金大伯之前尿少尿黄,听医生说要多喝水,他误解成了“拼命饮水”,短短一天,他竟饮下6升清水。
那么,水中毒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人体摄入的水量远超排出水量,多余的水在体内潴留,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健康的肾脏每小时能排出800-1000毫升的水。但如果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分,肾脏来不及处理,这些多余的水就会打乱身体“秩序”。血液被稀释,其中的盐分,尤其是钠离子浓度随之降低。当血液中钠浓度低于135毫摩尔/升(正常范围是135-145毫摩尔/升)时,就会出现低钠血症。
水中毒初期可能只是感觉头昏眼花、倦怠无力、心跳加快。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出现肌肉痉挛、意识障碍,甚至陷入昏迷,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如果血液中钠的浓度快速下降,还可能导致脑水肿,因为水分会从血液流向相对含盐较多的细胞内,使得细胞膨胀,而大脑细胞膨胀会受到颅骨的限制,进而引发脑组织受损。
如何预防水中毒?
适量饮水: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饮用1500-1700毫升水就足够。出汗较多,就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但也不能过量,一天的饮水量最好不要超过3升。
少量多次饮水: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而是要分成多次,每次适量饮用。尤其是老年人,身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
特殊人群注意:对于有心肾功能障碍、慢性基础病的人,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饮水量。
运动后科学饮水:这时候不能只喝白开水,最好喝一些淡盐水,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淡盐水的浓度一般以每500克水放1克盐为宜。补水时小口慢饮,避免大口吞咽,导致胀气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