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13呼气试验
胃是非常强悍的器官,胃酸可以杀死几乎所有进入胃里的细菌,唯独幽门螺杆菌除外。一方面,幽门螺杆菌可以分泌碱性物质,中和胃酸,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幽门螺杆菌表面有一根长长的鞭毛,可以帮助它钻到胃黏膜下面。
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引起胃炎、胃溃疡、胃癌。有些人认为幽门螺杆菌不需要治疗,即便治好了再和别人一起进餐又容易被传染。这是不对的,发现幽门螺杆菌就要进行治疗。成年人如果真正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一般在每年2%左右。
通常,空腹做碳13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如果胃里有幽门螺杆菌,细菌就会和口服的药物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尿素。通过呼气检测尿素的含量,就可以查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这个试验无论是假阳性率还是假阴性率都很低,敏感性、特异性都很好,而且操作比较简单。不推荐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幽门螺杆菌筛查适应人群:
●18岁以上的成年人。未成年人即便感染幽门螺杆菌,也很少会出现严重症状或者进展为严重的并发症。此外,由于治疗幽门螺杆菌需要服用两周的抗菌药物,这对未成年人肠道菌群的影响也远大于成年人,加上未成年人免疫系统尚未健全、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未完全建立,所以不推荐未成年人做此筛查。除非是有明确消化系统不适症状,或者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难治性缺铁性贫血、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具有口腔异味、胃部不适症状、反酸嗳气、不明原因贫血,以及胃癌、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
胃肠镜
结肠癌癌前病变最常见的就是腺瘤性息肉。肠道里的腺瘤性息肉从一个小腺瘤越长越大,最后发展成晚期结肠癌,这个过程会经历15—20年的时间。如果能够切除早期的息肉,那么患癌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小的息肉在做胃肠镜的时候,可以直接切下来,如果息肉比较大,体检后就需要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多发性息肉可能与体质或者基因有关,一定要定期复查。如胃肠镜检查未发现严重病变,如溃疡、肠化、多发息肉,可3—5年筛查一次。
胃镜、肠镜筛查的适应人群:
●虽然各个国家建议开始筛查的年龄都在45—55岁,但是越早筛查,获益越大。
●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将初检年龄提前。德国国家癌症中心曾发布公告称,如果一个人有比较近的血缘关系的亲属,比如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异父或者异母的兄弟姐妹),患有结肠癌、直肠癌,建议这部分高危人群将初始筛查年龄提前到25岁,定期接受肠镜检查。
低剂量肺CT扫描
从肺里开始出现早期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开始,到变成原位癌(早期的癌症),这个过程需要3—5年。原位癌再发展,经过5—8年,会转变为浸润癌,这就很难治疗了。所以,从早期可以发现的问题,进展到很棘手的中晚期肺癌,会经历10多年时间。
中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16%左右。如果早期筛查,I期的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就可以提高到90%以上。
低剂量肺部CT一次的照射剂量相当于常规CT的1/5左右,清晰度却接近CT,敏感度可以达到X光片的4—10倍,可以发现直径3—5毫米的结节。因为照射剂量低,肺癌高危人群、已经发现结节需要监测人群,定期复查是相对安全的。
大约有1/4的人在体检中会发现小结节。小于5毫米的结节90%以上是良性的。结节直径越大,是恶性的风险越高。通常体检机构很难判断结节的性质,所以发现肺部结节后,建议到医院的呼吸科或者胸外科就诊。
虽然很多指南推荐的筛查年龄是50岁以后,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中国肺癌有了一些新变化:女性肺癌患者增多,不吸烟的人也得肺癌,以及腺癌的发病率增高。所以,我建议把第一次筛查的年龄提前到40岁。在公立医院做一次低剂量肺部CT的价格不到300元,是性价比很高的筛查项目。
肺癌高危人群:
●吸烟≥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20包年指的是,每天吸烟1包,连续吸烟20年。同理,如果每天吸烟5包,连续吸烟4年,也是20包年。
●被动吸烟者。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氢等接触者)、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TCT+HPV
HPV病毒有100多种,可以引起宫颈癌的病毒类型称为高危型HPV,最常见的是16、18、31、33、45型。其中,70%的宫颈癌由16型和18型HPV病毒感染引起。几乎100%的宫颈癌都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只要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得宫颈癌。
TCT的全称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先从宫颈上刷落一些细胞放到液体里,这样就清洗掉了黏液、血液,然后再把这些细胞薄薄地铺开,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统计,TCT对于宫颈癌筛查检出率可以达到100%。对于已有性生活的女性,推荐进行HPV+TCT筛查。
推荐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即使感染了HPV病毒,也只有少部分高危亚型持续感染的人才会发展为宫颈癌,多数HPV感染可以自愈。HPV感染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局部应用干扰素栓剂,以及应用提高免疫力药物。高危型HPV感染的人需要定期监测。CIN(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如出现CIN,需要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乳腺超声、钼靶检查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华东、华中、华北为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最多的三大地区,在49—59岁高发。在我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已经提高到83.2%,但早期发现率不足20%。
乳腺癌筛查的目的并非防止得病,而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显著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筛查方式方面,钼靶是金标准,优势在于能够发现细小钙化。MRI和超声是补充。超声检查很难发现细小钙化,还会造成一部分漏诊。超声检查的优势在于便宜、方便,没有放射线,也可以发现很多早期病变。
无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40岁以下,可以做乳腺超声;40岁以上,推荐做乳腺超声+乳腺钼靶,必要时辅助核磁共振;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筛查年龄可提前到30岁,推荐做乳腺超声+乳腺钼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