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一周前误吞的鱼刺“游”到肺部 随时可能导致致命大出血……
发布时间:2025-07-23 09:42:06 星期三   都市快报

术中所见刺穿食管的鱼刺 医院供图

52岁的胡先生近一周反复咳嗽、高热,还时常被一阵阵胸痛折磨得难以忍受,在其他医院输液治疗多日却毫无起色后,他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急诊医学科就诊。

急诊医学科医生迅速为胡先生安排了胸部CT检查,影像结果令人心惊:右肺上叶气管旁软组织影伴约3cm细条状高密度影,右肺上叶模糊斑片影,高度怀疑是异物穿孔并发感染。当医生询问近期是否有被异物卡喉的经历时,胡先生这才猛然想起一周前就餐时,他曾被一根细小的鱼刺卡到喉咙。

“当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吞了口饭就没感觉了。”胡先生懊悔地说。正是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让这根鱼刺开启了危险的体内“游走”:它穿透食管壁后,部分扎入右上肺组织,引发了严重的肺部感染,更可怕的是,CT 显示异物距离胸主动脉仅毫厘之遥,随时可能刺破血管导致致命性大出血。

情况紧急!急诊医学科立即联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麻醉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胸外科周家瑜副主任医师阅片后当机立断:“必须马上手术,每拖延一分钟都可能危及生命!”

手术室迅速做好准备,全麻状态下,手术团队通过胸腔镜探查发现,食管上段近胸廓入口处有一长约3cm、宽2mm针形鱼刺,破出食管,部分扎入右上肺,引起右肺部分组织感染,右侧胸壁内大量粘连,所幸没有活动性出血。

整个手术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既要避免损伤毗邻的大血管,又要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历时近1小时的精细操作,团队小心翼翼地分离粘连的组织,完整地拔除了鱼刺,并切除了化脓的部分组织,胡先生最终转危为安。

周家瑜提醒:“吃鱼时谈笑风生、狼吞虎咽是最危险的习惯。”老年人因咀嚼功能退化、儿童因吞咽协调能力不足,是鱼刺卡喉的高危人群。建议选择刺少的鱼类,食用时专注细嚼慢咽。

经过一周的抗感染治疗与护理,胡先生完全康复,顺利出院。他摸着胸口感慨:“再也不敢小看一根鱼刺了,健康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急诊医学科戴均儒表示,发生鱼刺卡喉时,这些做法不要做——

喝醋软化:实验证明,鱼刺需在醋中浸泡30分钟以上才可能软化,而醋在咽喉中停留时间不足 10 秒,不仅无效还会灼伤黏膜。

吞饭 / 馒头强行下压:这会使鱼刺扎得更深,损伤咽喉或食道黏膜。

用手抠吐:剧烈呕吐可能导致鱼刺划伤周围组织,增加取出难度。

戴均儒提醒,发生鱼刺卡喉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尝试反复轻咳,利用气流冲出浅层鱼刺。浅表的鱼刺,可请家人帮忙在强光下观察扁桃体及咽后壁,若能看到鱼刺,用镊子夹出。若异物感持续或吞咽时疼痛加剧,切勿拖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为保护隐私,文内患者为化名)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张冰清 沈鸿杰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