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商报讯 近日,有相关媒体报道,有市民在经过树下时感到“有一阵凉意袭来,紧接着,手臂上、衣服上也淋到了细小的水珠。但抬头一看,却发现阳光明媚,并无半点乌云。舔了嘴,事后才知这疑似为蝉的尿液。”事后,有专家指出树上落下的水滴并不是雨水,很有可能确实是蝉的尿液!
动物学专家指出,蝉主要吸食树木的汁液获取营养物质,蝉大量排尿是它们为了从树汁中获取足够营养而不得不摄入巨量水分后的必然排泄行为,主要发生在它们吸食树汁的时候。
“蝉的尿液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和植物汁液里的一些有机质成分,并无毒性,对人体并无直接危害。”浙中医大二院中医发展办主任陈滨海博士指出,不过其尿液中的某些成分或携带的微生物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或引起过敏反应。
极少数敏感人群,可能因尿液中的有机质或残留树汁成分,出现短暂性皮肤瘙痒、红斑或轻微红肿,但非中毒反应。沾到皮肤后,用清水冲洗或肥皂清洁即可,无须特殊处理。若出现过敏症状,如持续瘙痒,可涂抹含维生素E或低浓度激素的药膏,但须遵医嘱,一般数小时内可缓解。
“蝉的尿液没有什么危害,不过我们也不推荐喝它的‘尿液’。‘夏日食蝉’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风俗。”陈滨海说,蝉是一道营养美味,兼能愉悦身心的夏日美食,它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但蝉也并非人人都适合食用。”陈滨海说,蝉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机率高,而且容易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像过敏体质者、肾病患者就不适合食用。同时,蝉的嘌呤含量也高,痛风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
蝉不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一种可以入药的药材,《本草纲目》记录了蚱蝉、蝉花、蝉蜕这三种源于蝉的药材。
“夏日火旺湿重,容易痰热上犯,容易引起咽喉不利,很多人容易出现发音嘶哑、声怯语弱、口干舌燥、神疲乏力的症状。”陈滨海说。
用嗓子比较多的职业人群,像教师、播音员、记者、交警等,还有喜欢在球赛、演唱会上竭力呐喊的朋友们,在夏季都需要注意“嗓子”养生。
“蝉蜕主要有三大功效,第一是利咽喉,第二是息风止痉,第三是退翳明目。”陈滨海强调,蝉蜕在临床上最常用于开嗓音、利咽喉,中成药黄氏响声丸、金嗓开音丸等都有蝉蜕,凡是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沙哑,都可以用蝉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