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商报讯 夏季是蜂类最为活跃的时节,前两天,一支夜爬队伍正循着西湖边的宝石山缓缓上行,满心期待着抵达绝佳观景位,将绚烂晚霞尽收眼底。谁也未曾留意,路旁的树影忽然不安地晃动起来,下一秒黑云般的马蜂群从被惊扰的蜂窝中倾巢而出,直扑人群。
霎那间,欢声笑语瞬间被惊叫声淹没,队员们手忙脚乱地往石阶两侧躲闪,有人慌不择路撞到了同行者的后背,有人下意识地扯过外套罩住头,却怎么也挡不住蜂群的围攻。
短短几分钟,十几人接连“中招”,最惨的队员捂着胳膊蹲在地上,被蜇了四口,疼得他龇牙咧嘴。
众人狼狈地抵达杭州市中医院武林院区皮肤科时,已有人出现肌肉酸痛症状,该院皮肤科医护团队瞬间进入紧急状态,医生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拔除蜇刺,一边监测生命体征,一边根据症状调整救治方案。经过一系列专业的救治,这场夏夜惊魂总算在医护人员的守护下,画上了有惊无险的句号。
同一天,另外一支户外俱乐部队员在活动途中,有人不慎踩到了一个马蜂窝,瞬间激起群蜂围攻,同行的十几人无一幸免,全都被蜇伤 。众人急忙赶往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经过医生紧急救治,最终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专家介绍,蜂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有10万多种。大部分蜂都带有毒刺、会蜇人。我国常见的毒蜂包括蜜蜂、黄(马)蜂、地雷蜂、牛角蜂等。
中医将蜂蜇伤归为“虫毒伤”,病机核心为毒邪内侵、阻滞气血,具体分三阶段——早期:毒邪外袭,壅滞肌肤,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瘀点、瘀斑;中期:毒陷经络,气血逆乱,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出现水疱、糜烂、肢体麻木。后期:毒攻脏腑,阴阳失调,损及心、肾、肝,出现酱油尿、无尿、休克、昏迷。
专家提醒,户外出行要远离灌木丛、岩壁缝隙、低矮树枝,这些地方极可能是蜂巢所在。香水,香味浓烈的护肤品、发胶,鲜艳衣物、甜味的饮料等也容易吸引蜂类。野外活动尽量穿长袖长裤、戴帽子,为皮肤增加一道屏障。
被蜂蜇伤后,要第一时间清洁伤口,被蜜蜂蜇伤用肥皂水清洗伤口,被马蜂蜇伤用醋清洗伤口,如无法分辨蜂种,用清水冲洗,随后可通过局部冷敷的方式来减轻肿胀与疼痛。
此外,被蜇伤后还须密切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务必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切不可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