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一巴掌甩在儿子脸上,耳膜穿孔了
发布时间:2020-12-24 16:47:29 星期四   杭州日报

眼下已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如果熊孩子在这个要紧关头,写作业磨蹭,复习不上心,家长很有可能上火。但发火前,还是要深呼吸一下,性子耐一耐。

最近,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许惠明接诊了一位小患儿:“爸爸辅导儿子功课,脾气上来。一个不巧,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结果耳鼓膜穿孔。还好孩子伤病较轻,没造成严重后果。”

医生也想借此提醒,家长们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免伤了孩子或被其“伤”。另外,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家长更要慎重,情绪太激动易引发血压上升,发生危险。

写作业拖拉是冲突导火索

许惠明回忆,日前,一对神色紧张的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小男孩进入诊室,说小孩耳朵受伤了,要看下。

起先,许惠明以为是摔伤或者车祸伤什么的,但小男孩无外表创伤的痕迹。父母迟疑了下,才说出来龙去脉。原来小患者今年10岁,前一晚做作业时,家长对小朋友的表现很不满意,磨磨蹭蹭,嘴里应得很好,但一会儿又故态复萌。

“我火气一下上来,甩起手,本想吓唬吓唬他。没想到,儿子头正巧突然晃向左侧,“啪”一声,打在了他脸上,孩子当场说左耳轰鸣。”孩子爸爸说,尽管耳朵没出血,说话也听得到,但事后他还是为自己的失手后悔心痛。

次日上午,孩子没什么特别不适,家长还是放心不下,一家三口匆匆赶来医院。

许惠明听完,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做了相关检查。“被扇的左耳鼓膜呈不规则穿孔,约0.2×0.4厘米大小,幸好没有出血,听力检测也仅提示轻度传导性耳聋。初步诊断为左耳外伤性鼓膜穿孔,伴轻度听力减退。”许惠明解释,“像撞击、耳光等会使外界气压迅速变化,造成外耳道气压增大,耳内压力与外耳道相比会形成负压,导致鼓膜破裂。”

许惠明建议,先观察一个月,一个月内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耳道进水,避免剧烈运动,像学校的体育课得暂停。若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后,鼓膜穿孔仍不能愈合,只能进行手术修复鼓膜。

注意力不集中、拖拉怎么办?

作业能拖就拖,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喝水,还有各种小动作……孩子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拖拉,这是令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苏衡梳理分析后,认为原因大致有这些:

首先,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觉得应该先玩够了再来学习,不会自主安排时间,经常玩手机、看电视等。也有的孩子是对学习的要求过高,如有些学生要求每个字都要漂亮,每道题目做完后都要检查很多遍;

其次,对学习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学习是父母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学习是痛苦的事情,学习是枯燥乏味的”等等;

另外,孩子有情绪上变化: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批评,被同学欺负,或家庭关系不和谐,碰到了其他比较重大的生活事件刺激等;

值得注意的是,还要注意孩子是否存在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注意缺陷综合征等问题。

这几张心理处方,请收好

苏衡表示,作为家长,应根据不同的问题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置,他开了几张心理处方。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的榜样,比如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看手机、玩游戏等。”苏衡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做完作业才能做别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先后顺序,不要对孩子规定太死,要让其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

孩子学习时不要贸然打断孩子,如有时题目做错了,要等到孩子做完一项作业后或全部作业后,再统一进行订正,而不是中途打断孩子马上订正。

和孩子经常沟通,并注重方法。父母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不要随便批评孩子的想法,同时要关注孩子们整个的学习生活,焦点并非只有学习一项。

让孩子真正喜欢学习。对学习的兴趣永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要通过反复的案例讲述和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生都在做的事情,只是方式不同。

苏衡表示,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得在孩子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后,根据孩子要求进行数分钟的休息,并对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给予表扬。如孩子做作业时总是动来动去,不能安静,要注意孩子是否患上“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应及时到儿童精神科就诊。苏衡提醒,“棍棒底下出孝子”“严管重压成学霸”的想法或适得其反。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柯静 通讯员 宋黎胜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