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浙江这位医生用微创“订书机”手术,把心门关住
发布时间:2020-12-24 16:46:26 星期四   杭州日报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套房子,瓣膜就相当于心脏各通道之间的门,门打不开或关不拢,就会影响血流的通畅,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最后心力衰竭,直至心脏“罢工”。所以心脏瓣膜的修复至关重要,一直是国内外心血管专家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日前,浙大二院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王建安教授团队应用经导管三尖瓣瓣膜夹系统,完成一例三尖瓣修复手术。

79岁的吴阿姨(化名),有数十年的心房颤动病史,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右心房、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大量反流。一年多前,吴阿姨开始感到胸闷气急,下楼散个步就气喘吁吁,反复出现腹水、双下肢浮肿等不适。家人带着她辗转于国内多家医院,但因为高龄、合并房颤、冠心病、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败血症等,被告知外科开胸手术风险极大,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法。

近一个月来,吴阿姨的病情愈发严重。晚上睡觉平躺时,好像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生活质量极差,老人甚至有了绝望的念头。吴阿姨和家人慕名找到浙大二院心脏瓣膜团队的专家,王建安教授反复多次组织团队对吴阿姨的病情进行评估。

三尖瓣这扇门在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关不紧的话,会造成右心室收缩时,右心室内血液部分反流到右心房,而吴阿姨的心脏状况更为糟糕。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发现,吴阿姨除了三尖瓣有极重度的反流外,主动脉瓣也有重度反流。

所以吴阿姨的手术策略更需要考虑周全,瓣膜介入手术是唯一的救命稻草。通俗来说,王建安教授为吴阿姨设计的三尖瓣修复手术就好比一个订书机,将原本关不拢的三尖瓣进行固定,使得三尖瓣这扇门能够正常开合。

短短一周内,王建安教授团队成功为她连换两次“心门”,术后两天,吴阿姨感觉良好,顺利出了院。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围绕心脏瓣膜疾病,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流行病学研究、手术技术、器械研发以及临床研究领域孜孜不倦,做了大量创新与探索。

“心脏瓣膜病是未来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之一,患者对生命无限渴望的真实需求,才是我们不断努力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动力源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战胜心脏瓣膜疾病做出更大的贡献。”王建安教授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方序 鲁青 记者 柯静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