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女子每天便意难忍想上十多次厕所 结果却“不尽人意”
发布时间:2019-06-14 06:00:00 星期五   每日商报

无论是腹泻频频还是便秘,都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情况。如果这两种表现结合在一起,那足以令正常人崩溃了。

浙江的杨女士近半年来就饱受这样的痛苦:好像吃了泻药一样,过会儿就想上厕所,可一进厕所,什么都排解不出来。这样的情况每天要上演十多次,她也看过很多医生,但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得不辞职回家。

最近,听说浙江省中医院开设了便意异常门诊后,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走进了该门诊诊室。

每天有十多次想排便,但始终解不出来

杨女士今年30岁出头,之前是一家外贸公司业务员,业绩很不错。但几个月前,她辞职了,就因为每天十几次想上厕所,结果进了厕所要么解不出来,要么只有一点点。

“一开始,每天也就是拉三四次,对工作生活也没什么影响,但后来慢慢次数越来越多了。”她也去过很多地方就诊,吃过一些药,但那些药都只是让大便变得细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她的问题。在听说省中医院肛肠外科开设了便意异常门诊后,她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

接诊的是该院肛肠外科主任林国强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并安排了相关检查后,他分析认为,杨女士出现频繁便意的原因在于她的盆底肌失去弛缓,总处于紧绷状态,肛门松紧失去常态,尤其她长期吃软化大便的药更加重了便意感。

“一般而言,正常人每天排便一次,或者两天排便一次。”林国强说,但实际上很多人的排便情况并不好,便秘问题多多。而在便意异常门诊中,有近80%的患者和杨女士有着同样的苦恼:频繁产生便意,但要么排解不出来,要么量特别少。

而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多方便的,其中大多与心理压力、长期吃软化大便药物和有便意不能及时排便有关。除此之外,工作中长期伏案而起身活动减少,或者排便时玩手机、看书阅报等,“一心二用”,也都会带来这样的问题。

所幸,目前杨女士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情况明显得到了改善。

每天最好定时排便,排便时别“一心二用”

无论有没有便意,都是件糟糕的事情。林国强遇到过便意频繁的患者,也遇到过大便次数极少甚至没有便意的患者。

“有些患者明明肚子很胀,但就是产生不了便意,一周只排便一次。这样的患者通常是老年人多,不过现在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他表示,没有便意很糟糕,但便意频繁更痛苦。除了便意频繁的,来就诊不少是大便次数减少甚至是没有便意的患者。

林国强碰到过不少患者,一周只排便一次,平时明明肚子很胀,但难得有便意。这些患者里,年纪大的患者比较多,但也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

在他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要从人类进化说起。

“对于动物来说,排便是始终暴露自己行踪的危险行为,会招来天敌,所以一排完就得马上走,但人类不一样,没有这种恐惧感,相反,随着马桶等设施的完善,排便的舒适感在提升;另一方面,动物排便可随地,但人类不行,需要有一个时间段:产生便意-思考寻找厕所-化为行动找到厕所,而恰恰是这个时间段的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少人便意异常。”

林国强说,要预防排便异常,首先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比如每天早起上厕所,没有便意也要蹲一会儿。一般3个月左右的训练后,就会形成固定习惯了。家长也可以如此教育培养孩子的排便习惯。

同时,排便时尽量选择蹲着的姿势,排便时专心排便,不要“一心二用”。如果家里有两个卫生间,建议一个坐式一个蹲式,年轻人蹲式,老年人坐式为主。最重要的是,别憋着,有便意要及时排泄。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于伟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