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 高薇
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内,有一个3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屋内装修简约干练,地上已陆陆续续搬进不少设备,这便是范伦祥团队创业空间的雏形。
参赛3个月落地杭州
今年,范伦祥报名参加了第十一届“创客天下”大赛,参赛期间,仅用了3个月,他的创业项目就实现了落地。
“没想到这么快。”范伦祥感慨道。
范伦祥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毕业后,一直深耕于药物和疫苗领域。从读博期间研究分子生物学开始,范伦祥就一直创办公司,深耕于药物和疫苗领域的研发,至今已有十余年。这次能够参加“创客天下”大赛,源自和投资人的一次交流,“这是杭州最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比赛,获奖后有丰富的政策补助,很多投资人都极力推荐我们参加。”
于是,范伦祥带着研发项目“个体化mRNA肿瘤疫苗与小核酸药物的开发”报名参赛。一次次路演,各区都向团队抛出了橄榄枝,“最先跟我对接的是钱塘区,他们重点介绍了当下的优惠政策和对公司的扶持,让我对整个长三角的医药优势有了快速的了解。”
在详细了解杭州的医药生态与创业政策后,范伦祥经过1个月的走访,最终选择了临平区的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作为办公场地。“临平区政府按我们的需求匹配了这个场地。这里的环境能为后续的研发做链接,也可以对接到更多资源。”范伦祥说,虽然现在只有3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但作为前期落地已经足够了。
96小时生产出个体化疫苗
“我想在肿瘤、高血压和心脑血管领域做出有用的新药。”范伦祥将创业初衷娓娓道来。
对于肿瘤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传统药物制备周期长,药物制作可能长达数月,而范伦祥团队的创新点就是速度。
“我们的生产周期加入了AI模式,未来只需要96个小时就能生产个体化的肿瘤疫苗。”范伦祥说,96小时分为两个阶段——48小时用于基因检测并分析出新抗原、48小时用于AI设计出mRNA药物并个体化生产。
基因检测并分析出新抗原包括了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肿瘤突变,分析突变表达,AI预测HLA、TCR亲和力等,发现候选抗原靶点5个环节;AI设计出mRNA药物并个体化生产包含单个mRNA可表达数个及十数个抗原表位,多种linker组合保证表位的正确切割,创新设计提高表位的切割效率等环节。
这一技术突破性不仅让癌症的治疗更快,还将更普惠。“传统个体化药物需要几十万元到一百万元,而我们的技术能将价格降到几万元,让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 范伦祥说,这将是市面上能最快速度解决肿瘤患者隐忧的个体化用药。未来,团队将带来更多针对不同癌症类型的个体化疫苗,包括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
“落地杭州后,范伦祥也有新目标:“希望能够治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这一块的疾病,尤其是脑血栓和脑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