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育儿>
这些肿瘤5岁以下儿童高发 孩子洗澡时家长应常做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5-08-22 09:50:03 星期五   杭州日报

许多人认为,儿童离恶性肿瘤很远,殊不知,这种惯性思维可能让父母错过孩子身上的疾病信号。“人体每天都会产生癌细胞,我们的免疫系统能监测并杀灭它们,但儿童的‘系统’还在完善中,更容易被一些有害物质伤害,当致癌基因占了上风,就有可能诱发肿瘤。”闻强说,虽然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相对较低,但发病率正逐年增长。

数据显示,我省14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为9.8/10万,相当于每1万名儿童中就有1名患儿,且儿童恶性肿瘤发展更快、更易转移。

5岁内是母细胞瘤的好发年龄段

肿瘤成为孩子的第二大“生命杀手”

儿童肿瘤的发病几率虽远小于成人,但不能掉以轻心。

2022年《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新增约4万名恶性肿瘤患儿,不仅如此,儿童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意外伤害。

“平时提到儿童肿瘤,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其实儿童实体肿瘤也不容忽视。”闻强提到,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最新研究数据推断,2020年—2024年期间,我国新增儿童肿瘤患者超15万人,其中实体肿瘤占比约六成。

在儿童群体中,并非年纪越小患癌风险就越低。临床中,大部分肿瘤发生在5岁以下的孩子身上。比如神经母细胞瘤多见于5岁以下,尤其是2岁以内的婴幼儿;肾母细胞瘤多见于2—5岁儿童;肝母细胞瘤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

“许多人不解,孩子为什么也会得肿瘤,其实儿童肿瘤很多时候与父母有关。”闻强说,目前已知某些肿瘤具有遗传倾向,比如肾上腺皮质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如果孩子的直系亲属患病,孩子的发病率将大幅增加。此外,母亲怀孕时接触高能量电离辐射或装修污染;孕期吸烟、喝酒等,以及孩子出生后长期吸入二手烟,感染EB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都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从肿瘤起源上来看,儿童肿瘤并非“小一号”的成人肿瘤,他们来自发育中的组织,更容易浸润、扩散和转移。“成人肿瘤偶尔还可以拖一拖,但儿童肿瘤可能一两个星期就会快速进展。”闻强提到,另一方面,儿童肿瘤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更易漏诊,孩子出现发热、消瘦、乏力、无痛性肿块等不典型症状,不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往往发现已是晚期。

儿童患肿瘤总体生存率高于成年患者

孩子洗澡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上帝关上一扇门,也会打开一扇窗’,儿童肿瘤生长快、分裂快,对于放疗、化疗也更敏感。一些成人无法获得的手术机会,孩子可以通过新辅助化疗获得,总体生存率反而更高。”闻强说。

不少家长关心:肿瘤治疗的副作用是否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作为医生,必须考虑抗肿瘤治疗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临床上,我们对1岁内患儿接受化疗、3岁内患儿接受放疗等情况都非常慎重。”闻强表示,不过脑垂体瘤、生殖系统肿瘤等,因为生长部位特殊,无论手术还是放、化疗,或多或少会损害正常组织,医生会在治疗的同时关注器官功能和生育力的保护。随着治疗方案的日渐个体化,以及质子和重离子等精准放疗技术的日益普及,肿瘤治疗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已经比以往减小很多。

从肿瘤防治角度来看,虽说目前还无法“预知”儿童肿瘤何时发生,但闻强提到,肾母细胞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视网膜母细胞瘤、I型神经纤维瘤病等具有遗传倾向,一些有明显家族史的孩子,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获知患病概率。此外,建议夫妻双方尤其是妻子,在生育前筛查和管理传染病、遗传病、慢性病,养宠物的女性最好提前测一测弓形虫抗体。

儿童实体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会在身体某些部位出现包块,闻强建议家长时常在孩子洗澡时进行摸查。

“可以根据‘头颈肩臂腹腿背阴’的8字顺序,摸查孩子头部、颈前及两侧、肩部锁骨上下窝及腋窝、四肢及手指脚趾、腹部、脊柱、会阴部等关键部位。”闻强提醒,孩子身上不痛不痒、质地较硬、活动性差的小疙瘩,如果长时间不消退,或短期内明显增大,应及时就诊。

大咖辟谣

谣言1:儿童体质弱,所以化疗剂量得小一点。

闻强:儿童虽然个子比较小,身体也不如成人强壮,但医生在计算化疗剂量时,会参照他们的身高和体重。儿童肿瘤对化疗较敏感,患儿的耐受性也比成人好,加上很多肿瘤需要足疗程、足剂量去治疗,因此我们有时需用大剂量化疗来治疗难治性的肿瘤。

谣言2:所有的儿童肿瘤都需要通过病理来确诊。

闻强:确实大多数肿瘤需要通过病理来证实,但儿童肿瘤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肾母细胞瘤,就不一定要通过病理先确诊,然后再治疗。临床中,如果我们高度怀疑,可以直接让患儿手术或化疗。

谣言3:孩子年龄越小,患癌的可能性越小。

闻强:虽然年龄越大,发生肿瘤的概率越高,但并不代表儿童就不会得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及各种母细胞瘤,反而在儿童中高发。全世界每年有约40万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患有肿瘤,且发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

谣言4:一孩得了肿瘤,二孩也会得肿瘤。

闻强:大多数的儿童肿瘤是散发的,与遗传没有关系,两个孩子都得肿瘤的概率极小。即便存在家族遗传基因问题,也只是增加了患癌的几率,并不代表第二个孩子一定会得肿瘤。

谣言5:孩子颈部淋巴结肿大,或摸到肿块,就是得了肿瘤。

闻强:孩子颈部淋巴结肿大,大多由咽炎、牙龈炎、感冒、扁桃体炎等引起。但要注意,一些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也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摸起来质地坚硬、活动度较差,甚至相互融合,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