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两性>
七旬老人私处长肿块羞于开口 硬生生拖到癌症晚期才就医!医生:这个习惯不改,男性要警惕罕见癌
发布时间:2025-10-11 08:56:23 星期六   每日商报

“医生,我爸这情况……实在不好意思说,拖到现在才来。”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诊室,家属刘女士(化名)支支吾吾地讲述着老人的病情。而她身边的76岁老人刘大伯,正因私处的“难言之隐”,从最初的小肿块硬生生拖成了晚期癌症。

“像刘大伯这样的患者,临床并不少见。”浙江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徐一鹏副主任医师坦言,阴茎癌虽属罕见肿瘤(中国发病率约10万分之0.61),但“羞于启齿”几乎成了这类患者的通病,也成了延误治疗的核心原因。他特别强调:“男性健康从不是‘小事’,更不该因‘隐私’就避而不谈。及时发现、尽早干预,才能把疾病风险降到最低,别让‘不好意思’,最终耽误了健康。”

大伯两年硬肿块拖成全身转移 “不好意思说”成致命误区

“老人第一次来的时候,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他当时整个阴茎头部都被肿瘤侵犯,摸上去硬邦邦的,大腿根部还鼓着两个肿块,一查是淋巴结转移。”徐一鹏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语气中满是惋惜。

原来,今年76岁的刘大伯,早在两年前就发现自己私处长了个“小硬疙瘩”。“当时疙瘩只有豌豆大小,不疼不痒,老人觉得是‘隐私部位’,既没跟老伴说,也没告诉子女,想着‘忍忍就过去了’。”徐一鹏说,可随着时间推移,小疙瘩慢慢变大,不仅覆盖了整个阴茎头部,还逐渐出现表皮溃烂,而且分泌物还带着一股恶臭。即便如此,老人依旧不好意思就医,直到最近连走路都觉得疼——原来他的肿块还蔓延至腹股沟处,且越来越大,这才在家人的反复追问下道出实情。

接诊后,徐一鹏为老人做了详细检查:双侧腹股沟彩超显示淋巴结已经转移,腹腔CT更是发现盆腔淋巴结也被癌细胞“盯上”。这意味着癌症已经突破局部,开始向全身扩散。“追问病史才知道,老人一直有包茎的问题,几十年来都没翻开清洗过,里面堆积的包皮垢长期刺激龟头,引发慢性炎症,最后变成了癌症。”

最终,医生为老人安排了阴茎部分切除手术,同时清扫了腹股沟和盆腔的转移淋巴结。“如果两年前发现小肿块时就来就诊,只需要局部切除肿瘤,恢复快、对生活影响也小。现在拖到晚期,不仅手术范围大,后续还需要长期随访观察,复发风险也更高。”徐一鹏无奈地说,临床上像这样因“不好意思”延误治疗的患者,并不少见。

他进一步解释,阴茎癌虽罕见,但发病原因很明确:除了包皮过长/包茎导致的包皮垢刺激,HPV感染、长期处于湿热不清洁的环境,以及吸烟(会增加5倍发病风险)、酗酒等不良习惯,都会让风险飙升。而它的早期信号其实很“显眼”:私处出现硬肿块、皮肤溃烂发臭,只要发现其中任何一个,都该及时就医。

阴茎癌可防可控男性日常生活需注意这四道防线

“阴茎癌其实‘可防可控’,做好清洁就能规避大部分风险,但男性健康不能只盯这一种病,得有全面的防护意识。”结合临床经验,徐一鹏为男性总结了四道“健康防线”,可有效降低疾病风险:

第一道防线是做好“隐私部位”的清洁,从小养成习惯。徐一鹏指出,“觉得清洁私处不好意思”是常见误区,无论小孩还是成人,有包皮过长者每天洗澡需翻开包皮,用温水冲掉包皮垢;同房前后也要清洁,减少HPV感染可能;若包茎或包皮过长致清洁困难,需及时找医生评估是否手术。

第二道防线是改掉“伤身体”习惯,戒烟限酒控体重。“烟酒对男性生殖系统的伤害比想象中更大,吸烟会直接增加阴茎癌风险,还会损伤血管;酗酒则会影响激素分泌,降低免疫力。”徐一鹏提醒,除了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也很关键。因为肥胖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不仅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还会间接增加癌症风险,建议广大男性平时多运动、少吃高油高糖食物,保持健康体型。

第三道防线是别扛“坏情绪”,学会倾诉解压。“男性压力大时爱憋情绪,可长期焦虑、抑郁会降低免疫力,给癌细胞可乘之机。”徐一鹏建议,烦心事别硬扛,可跟亲友倾诉,或通过跑步、钓鱼等方式释放压力,“会解压才是对健康负责”。

第四道防线是定期做“健康检查”,别等疼了才就医。“我遇到过很多患者,觉得‘没疼没痒就不用检查’,结果小问题拖成大毛病。”徐一鹏强调,男性尤其是40岁以上、有包皮过长、吸烟史的人群,每年都该做一次全面体检,其中要包括生殖系统检查;如果发现私处有异常,哪怕只是个小疙瘩,也别不好意思,早点找医生明确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把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编辑:陈俊男